第39段(1 / 1)

,出使大遼。

記得出關的前一刻,那官道上的風塵仆仆,讓人以為是什麼千軍萬馬。近前一看,趙德芳突然心口一滯,那領頭狂奔而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三軍主帥龐吉,他冷峻的臉上含著絲絲的怒氣。

下馬走到自己的轎前,卻被趙德芳的人攔住了。他也不說話,隻是望著轎中的人,趙德芳揮手,“讓他過來!”

待他走進,龐吉二話不說,拉起趙德芳,將他拽出了轎子,旁人想要阻攔,都被趙德芳示意住了,趙德芳知道他肯定是有話同自己說。

“王爺,你這是為什麼?”龐吉咄咄逼人,步步緊逼。

“本王奉皇命,前往大遼和談!戰爭不是本王所望,自當會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趙德芳風輕雲淡的說著,“龐將軍擅離大帳,若軍中有事,可是悔之晚矣!”

龐吉被他氣的夠嗆,負手離去,打馬離去。

和談之事不是很順利,但是邊境上,龐吉的軍隊屢屢得勝,逼得遼國不得不接受和談。

豈料在回國的路上,心不甘的遼國人派出刺客行刺趙德芳,他身邊的人幾乎被殺的差不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龐吉的人馬突然出現,橫生生的打斷了遼國的計謀,趙德芳也記得,是誰在劍下將自己救下來的!

或許心中的一塊就是這麼陷落的。當他擁抱自己的時候,趙德芳並沒有拒絕。也就是那個時候,那塊玉佩就一直待在自己的身邊,已經30年了!

趙德芳在幾十年的磨礪下,已成為朝中和百姓口中人人稱讚的八賢王,而龐吉憑借軍功和女兒,也成為了高高在上的龐太師。令小皇帝頗為頭疼的是,這兩位在朝廷內可是公認的不和,政見不和,脾氣相左!政事常常難以決定!平時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爭論後的第二天,他們自然會有一個妥協的方案。唯獨這出戰還是和談的問題,這兩個人永遠是不會妥協的!

20年後,世間出了個包拯,破案如神!卻不得龐吉的喜歡,原因很簡單,他的二女婿就是因他而死的,再說自己的兒子喜歡上公孫策,甚至為了公孫策,起兵造反,這一切的帳都算到了包拯的頭上。

八賢王當然不會這麼看,相反,他很欣賞包拯和公孫策,當然他和龐吉不會因為這件事而鬧意見,他們都是朝臣,各有見解是不錯,但是卻從不胡攪蠻纏。

“龐太師是執意與本王作對嗎?”

“王爺不也一直和老夫作對嗎?”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八賢王把玩著手中的玉佩,嘴角浮出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笑容,或許是該退隱了!待這次大遼回來,便辭官吧!這朝中有包拯他們,不需要自己再如此操心了!

思及此,八賢王更是笑意不斷,不禁低低的笑出了聲。一旁的奇瑞不解的問道,“王爺,何事如此開心?”

八賢王沒有回頭,隻是滿含笑意地說道,“看這魚遊得多開心啊!”

奇瑞仍是一頭霧水,魚不是每天都這麼遊的嗎?有什麼好笑的!

月色彌漫,八王府中一片寂靜,但是八賢王的心怕是寂靜不下來了!

(完結)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文慧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