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 ...
2010年9月22日的晚上,中秋。
夜幕初升,星子璀璨。
圓圓的月亮掛在空際,宛若白玉盤,迷蒙而柔和。
櫻花小鎮這個居民小區的花園裏,一點點桂子的清香逸散在空氣中,充滿淡雅的味道,讓人感到沁人心脾,給這個小區的中秋佳節添加一份清麗,賞月也更加有興頭了。
風傾玉持著一杯桂花釀,又一次倚著木窗遙望天際,低低地吟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吟畢,不覺哈哈一笑,頗有幾分酒意:“李白啊,李白,這就是天才的寂寞,沒有人和咱們過節啊,我風傾玉也隻好和你的獨酌作伴。”
風吹聲動,肆意瀟灑,卻也不無寂寞。
但見星月清輝下,一個宛若淡墨山水中的清麗佳人,獨自漫步花間,星星點點的桂花落在衣襟上,玉簪長發、風吹薄衫,眉目間風姿楚楚,舉手投足之間,自成一派,有一種比香水更致命的雍容氣質,若月中有嫦娥,隻怕也要在今日自慚形穢。
風傾玉乃是一位天才型的古文化研究學者,同時也是一位考古界的大神,一向以博學多才著稱,雖然隻有三十歲,但是對於古文化中的琴棋書畫、歌舞彈唱、中醫刺繡等等均有涉獵,且樣樣精通,曾有無數刺繡精品和書畫精品獲得世界級的大獎。
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才女。
林黛玉的浪漫清純,薛寶釵的圓滑世故,王熙鳳的殺伐決斷,賈母的精明睿智。
在她身上糅合出一種極為獨特的風格。
但凡認得風傾玉這個女子的男男女女,無不有這個共同的想法。
人都有一種弱者心理,不管是誰,都不願意仰望別人,也不願意在無形中低人一等,尤其是男人,其實是真正的弱者,不願意承認女人比自己厲害,就好像金庸大師《俠客行》裏的石清,與梅芳姑相比,就寧可娶師妹。而風傾玉的氣場之大,宛若平民中的王者,一舉手一投足都揮灑出無限華貴,因此對於風傾玉這位天才學者,大家也隻好敬而遠之,不敢深交。
更深露重,風傾玉喝完了桂花釀,也漫步回房。
房間中的電視裏,正播放著曾經紅極一時的瓊瑤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
風傾玉研究古文化二十來年,對於清代個個時間段的宮廷文化禮儀更是了解得無比透徹,看著小燕子的瘋瘋癲癲,紫薇的哭哭啼啼,爾康的鼻孔衝天,永琪的叛父不孝,令妃的得意,皇後的無奈,乾隆的小白,不禁冷笑了一聲。
瓊瑤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啥也不懂,居然如此揮灑自如,簡直就是教壞了祖國未來的花朵。
而且,真正的那拉皇後也並不是那麼愚蠢呆板,她端莊美麗,溫雅嫻雅,甚至朝臣都對她極為擁戴,直到四十八歲時依舊榮寵無限,乾隆還特地為她大肆慶祝千秋節,隻是千秋節之後因苦諫乾隆而遭受廢除,身後無祭祀,甚至在曆史上也隻有純帝繼皇後這一個稱呼。
廢除之後,群臣進諫,均頌其品德賢惠,可謂深得人心,隻是乾隆脾氣執拗,萬萬不肯認錯,反而為此斬殺了不少朝臣,將此事硬生生地壓了下去。
風傾玉抬手將酒杯放回桌上,取出清洗後的玉佩用紅線穿著掛在頸中。
玉色晶瑩,寶光流動,濃濃的祖母綠色,其中一滴紅色如豆一般點綴其上,殷紅如血,映襯著雪白的肌膚,更顯得幾分脫俗。
風傾玉研究古文化之餘,另一個愛好就是收藏古玉,她極愛玉之溫潤,更愛玉之德馨,自幼也立誌做一個如玉般的人物,風家是大戶人家,風傾玉的父母兄長都在國外,家資豐厚,兼之她又是操縱股市的金融高手,因此頗有財力,收藏了無數罕見的極品古玉。
頸中所掛的玉佩雕琢成福豆之狀,均勻鮮豔,寓意極佳,硬玉中的極品,也就是翡翠。
玉是君子的配飾,這翡翠福豆卻是昔年風傾玉的老師所贈,聽說是盜墓者從清代皇陵盜出來在黑市拍賣,似乎是從孝儀皇後棺木中盜出來的,當時老師是以十二萬的價格拍賣下來,到了現在已經叫到了上千萬的價格,老師沒舍得賣,直接送了給自己。
而這個翡翠福豆,野史有雲,乃是雍正親賜給寶親王側福晉烏拉那拉氏的東西。
那拉皇後失寵之後,令妃一朝得誌,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焉能對此不眼紅?因此反而將翡翠福豆占為己有。令妃活了四十九歲,和那拉皇後同歲,隻是苦心積慮一輩子卻到死也沒有混上皇後,最後還是兒子登基當了皇帝,方追封了皇後。
這一點,卻又不及那拉皇後了,她畢竟當了十五年的皇後,真正的母儀天下。
據說這位那拉皇後在江南斷發被遣送京城,廢掉了皇後之位,死後以貴妃禮埋葬,生前是皇後,死後卻葬在純皇貴妃的側陵,反成了純皇貴妃的下屬,沒有獨自的陵寢,不能享受單獨的祭祀,古人重香火,這卻又是極大的懲罰了,得到的待遇令人同情之極。
老師帶人開棺時發現,那拉皇後的陵寢中竟是空棺,隻有一套皇後的服飾和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