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第一章

希林國,天上城,王宮。

天女殿內,希林兩位公主——真雅與德芬於清幽的院落內對坐品茗,一麵議論近日朝廷局勢之變化。

“你認為是他做的嗎?”

“會是他嗎?”

“可若不是他,會是何人所為?那場大火不可能無緣無故發生。”

“或者,果真是意外?”

“你相信這樣的說法?”

真雅沉吟未語,麵對王妹德芬的句句質疑,她內心並非無所動搖,但——

她揚眸,瞳神深邃,眼波迷離。“你真認為開陽下得了手嗎?那是采荷,是他的太子妃。”

“就因為是他的太子妃,他才不得不下手。”德芬輕哼,言談之際對這位太子王兄頗有不屑之意。

真雅能夠明白德芬的心情。對她而言,開陽等於是害死她最親愛的哥哥的劊子手。

德芬與前任太子德宣乃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妹,感情親密無間,母妃去世後,兄妹倆更是相依為命。

十多年前,德宣遭希蕊王後誣陷叛國,開陽為求自保,竟不顧手足之情,交出所謂德宣謀逆之證據,德宣因而被打入大牢,終於仰藥自盡,太子一幹黨羽亦盡數伏誅。

德宣之死,令希林朝廷局勢丕變,從此以後希蕊王後更加得勢,呼風喚雨、隻手遮天,她為求鞏固權位,對諸位王子王女手下不留情,多數死於非命。

幾番殘酷鬥爭之後,僥幸存活的隻餘開陽、真雅以及德芬三人,三兄妹亦對王位繼承權展開激烈競逐,一年前,開陽坐上太子之位,暫居上風。

但朝廷情勢並未因此塵埃落定,曾經結盟的希蕊與開陽忽然反目,王後與太子兩派相爭,風雲詭譎,日前靖平王六十大壽,謠傳王上將於當夜宣詔提前傳位予太子,但不知是誰於他酒水中下藥,當場腹痛如絞,席間一眾貴族權臣見此變故,悚然大驚,孰料更令人驚駭的是,效忠開陽的王城騎兵隊開到,頃刻之間控製局麵。

這是政變!

正當眾人恍然大悟時,情勢又逆轉,希蕊王後挾持太子妃采荷,聲稱她便是對陛下下毒之人。

兩方對峙,一觸即發,最後,是開陽為了保全愛妃的性命,讓步了。

政變流產,所有人都大感意外,沒想到這個一向冷血無情的男人竟甘願為了自己的妃子放棄唾手可得的王座。

隻差那麼一點,他就能將王權牢牢地收攬入懷了,這一放手,等於一切從頭再來,他不但必須麵對王後的挑釁、兩個王妹的挑戰,靖平王更難免對他起疑心,說不定還會罷黜他這個太子。

為了采荷,他的犧牲不可謂不大。

“那時候,我很感動。”真雅喃喃低語,思及此,心海仍是波瀾不定。“這麼多年來,開陽一心一意便是想坐上王位,他忍了這麼久,甚至不惜與那個殘忍陰毒的王後結盟,對她低聲下氣,踐踏自尊,如今好不容易撥雲見日,距離王座就差那麼一步了,可為了采荷,他願意後退,給了別人可乘之機,把自己逼入四麵楚歌的絕境——”她頓了頓,一聲歎息。“德芬,難道你不覺得他也許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無情?”

德芬聞言,默然舉杯,品啜清茶。

的確,父王壽宴那天晚上,她對開陽的所作所為亦是大為驚愕。照理說,他不該讓步的,棋局至此,他隻須落下最後一子便可順利贏取勝利,但他收手了,這極可能導致未來全盤皆輸。

那夜,她在他的手下眼中清清楚楚地瞧見了他們對這個主子的懷疑與失望,為了一個紅顏禍水誤了謀奪江山的大好時機,他們心裏約莫都難以服氣吧!

“所以,才會有這場大火。”尋思過後,德芬擱下茶杯,悠悠揚嗓,說明自己的想法。”很顯然的,采荷已經成為開陽行走這條王者之路的阻礙,若不除她,跟隨他的人便會與他離心,甚至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