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皇上龍體康複……”所有人一同跪下。高聲喊道。
“免禮平身。有本奏,無本退朝。”老爺子的眼睛笑的幾乎眯成了一條直線。
臣有本奏……”一位胡子都已經花白的老臣,拿著折子上前,拖著長長的官腔說道。
“山東販賣私鹽者有人劫掠村落,率黨橫行,阻塞南北通道。與此同時,青州生員鞠士林倡教集眾。為此,地方官捕獲一百五十多人。其中,私鹽巨賊王美公等自稱將軍,聚黨行凶,已被拿獲,請皇上派人審理發落。”
胤禛在心裏偷偷的點了點頭,速度果然不錯。如此囂張的販私鹽者,必然是與貪官汙吏相勾結。以私鹽販子引出背後的那群貪官汙吏,也算是不錯的手段。不過此事皇上並不之情,不知道他會如何安排……
康熙帝雖然並不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判斷。他馬上派了都統托賴、侍郎張廷玉、學士登德前往山東一同嚴審。
至此,那群腦滿非常的山東貪官們,就要把自己的腦袋拴勞在褲腰帶上了。因為隻要一不小心,他們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胤禛在幾人出發之前,特意將幾人召集到了自己的府裏,語重心長的吩咐了一番。這幾人雖不是他的心腹,但至少張廷玉就不是其他阿哥黨的成員,算是一個可以信任和重用的人才。
談話的大致內容如下: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辦案過程之中,絲毫看不得向日情麵、眾從請托,務必嚴加議處。絕不放過貪官的親戚和朋友,包括子女全部一並徹查,所有人貪墨之物全部充公。
第二百章 台灣起義●思●兔●在●線●閱●讀●
(本章偏於曆史,不喜可跳過!本章交代了時局方麵的一些雜事,下毒之人等。再就是台灣起義因貪官逼的民不聊生,此事給胤禛敲響了懲治貪官緊迫性的警鍾。)
老爺子強勢回歸之後,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的態度又是一陣劇變。大部分權利交出去之後,胤禛的工作非但沒有輕鬆多少,事情反而更加的繁多了。這讓他原先準備偷懶多陪小蝶和福宜逛幾次街的打算,完全的落空了。
首先是過年這件頭等大事。即將邁入的可是康熙六十年,這絕對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也是一個值得好好慶祝的節日。為此,胤禛已經忙的顧不上他的愛人和孩子。可是,就這樣勤勞的工作,老爺子也沒給他露出個笑臉。
也難怪,老爺子現在的心情可謂煩悶到了極點。確定了嫌疑人,取證是非常容易的,很快就證明了下黑手的人就是“文學青年”老三。最搞笑的是,老三下朝了就去和自己的心腹研究對策,因此讓此事查起來變的更加的簡單。
此事雖然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正如胤禛所說,為了不在臨終之時背上殺子的罪名,康熙也不方便現在就處死這個逆子。他幹脆就將此事完全交給了胤禛,等到自己駕崩之後,再由胤禛出麵做這個惡人,為父解愁……
剛剛忙完了過年,最之而來的就是祭陵。雖然老爺子現在暫時康複了,可這祭陵是早前就已經定好了的事情,所以也不易輕易改動。如此一來,胤禛帶著一向不大出頭的十二弟,一起為祭陵忙了個暈頭轉向。
祭陵結束之後,朝廷的大事又有老爺子親自把關,所以胤禛終於抽出了一點時間來陪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親自抱著調皮的福宜,小蝶則抱年幼的福惠,這次是一家四口,一個不落的一起出門逛街下館子了。
一路上福惠隻顧著扭著脖子,瞪大著眼睛,烏溜溜的眼珠子骨碌碌轉著,四處亂看。看樣子,這小家夥也和當初的福宜一樣,被京城的繁華給震驚住了。還好他不會說話,不然還不知道又要坑他額娘多少銀子呢!
福宜在胤禛的懷裏依舊那麼的活躍。他強烈的要求自己下來走路,不過胤禛考慮到馬車等不安全因素,最終還是沒有答應。福宜依舊不喜歡福惠,因為福惠現在會衝他笑了,所以他變的不太討厭福惠這個小家夥了。
在康熙老爺子的強勢介入之下,田文鏡的案子也已經輕易結案。田大人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因為那顆赤誠的愛民之心,和所辦的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而受到了康熙帝的親筆嘉獎。
看到了如此強勢的風向,原本還在等待機會的八爺黨們也已經逐漸的偃旗息鼓了。雖然不知道事情的所以然,但這並不妨礙老八、老九他們的判斷力。如今的形式,對他們實在是太過不利,除非做垂死的掙紮,否則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不過,胤禛既然身為阿哥,並且是下一任的皇帝。他的身子決定了,他清閑的時刻絕對不會有多少。這不,到了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朱一貴竟然率眾在台灣起義。
康熙五十九年,台灣鳳山(今高雄)知縣出缺,台灣知府王珍兼攝縣事,卻把政事交與次子辦理。王珍征收糧稅苛刻,每石要折銀七錢二分,多於內地數倍。他還無故監押百姓,勒索錢財。
這些倒行逆施引起民情激憤,朱一貴便與好友黃殿等密謀反清。
朱一貴,福建長泰人,寓居台灣,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