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段(1 / 2)

多都開始心動,狀況越發的惡劣起來,隨時都可能會發生暴動。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若說大清刁民比例最高的地方,也許就是這窮山惡水的河南了。河南的起義剛被鎮壓了下去,馬上就又開始泛濫白蓮教。白蓮教被打壓下去之後,田文鏡這才在最艱難的時刻走馬上任,開始接手了河南的諸多雜事。

(每個地方都有刁民,每個地方都是好人占大多數。此處並沒有抹黑河南省的意思。隻是清朝特定環境下,河南確實屬於多事之地。康熙年間河南的起義和白蓮教泛濫,都是曆史上有記載的,不是小妖故意抹黑。請大家不要誤會。)

田文鏡剛上任,便開始勤勞的清理積牘,剔除宿弊,使當地吏治為之一新。而後他又重視農耕,努力的普及推廣高產作物,加大力度推行墾荒,整治科派虧空等,在百姓中樹立了不低的威信。

為了不造成百姓的暴動,田文鏡親自出麵,來到情緒已經開始不受控製的百姓麵前。他耐心的勸說大部分隻是圍觀看熱鬧的百姓全部回家,不要被有心人士鼓動。畢竟與朝廷做對,強搶糧草的罪名還是很嚴重的。

大多數百姓都在他勸說下散去,隻剩下一群為數不多的刁民。這群刁民可不是那麼容易打發的,他們擺出一副無賴的樣子,就認準了自己也遭了災年,需要賑災糧食的救助。

田文鏡果斷的命人把這幾個一直在煽動民眾,並且一心鬧事的刁民當場各杖責了一百,並且全部都給抓進了大牢。這才將搶糧一事鎮壓了下去。

也許是田文鏡雷厲風行用鐵血手段震懾了那群無良的貪官。也許是他這次派了十幾隻親信小隊,明裏暗裏的一直盯著這批糧食,讓貪官們沒有機會下手。總之。在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之後,糧食終於安然的抵達了災區。

就因為這樣,清廉的田文鏡不僅得罪了一大批的貪官,甚至還得罪了高高在上的八爺和九爺。這不,就連彈劾他的折子都已經開始“組團”往上遞了。

“小蝶,你怎麼突然如此動怒?不過是一群跳蚤和吸血蟲罷了,哪值得你動這麼大的肝火!”胤禛一邊輕輕的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一邊不解的看著小蝶。不過就是八爺黨煽動官員們彈劾田文鏡罷了,小蝶怎麼突然間變的殺氣騰騰。

“我發誓,一定要殺了那些混蛋貪官!”小蝶沉悶的低吼一聲,像是在表明自己的決心。又像是在發泄內心的怒火。她緊緊的握著拳頭,指節泛白,甚至還緊抿著唇角,銀牙暗咬。

為什麼貪官會如此泯滅良知?為什麼遭受苦難的永遠都是無辜的百姓?真的是“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嗎?天理公道又何存?

粘杆們彙報上來的各地見聞實錄,簡直比後世的恐怖電影還要讓人驚悚。

貪官汙吏在自己管製的土地上,真的是比皇上還要更加皇上。他們帶著家丁們隨意搶奪,隨意將人打殘,甚至取人性命,為所欲為,為非作歹,而且還特別的有恃無恐。

其景其情觸目驚心、令人發指!這還是在大清難得的太平盛世,小蝶無法想象,那在亂世又會是何種狀況?她被這樣的盛世太平,給驚的徹底目瞪口呆。

“西陲戰事剛剛平定,這兩年國內又災害不斷。皇阿瑪如今年老體衰,正是大清朝廷最不穩定的時候。這些貪官雖然可惡,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時局緊張的時刻,你萬萬不可隨著性子莽撞胡來。”

胤禛感覺到小蝶心中洶湧的殺意,不得不認真的開口叮囑道。小蝶的手中可是掌握著整個粘杆處的勢力,萬一她不顧一切的派粘杆處的殺手們下手,把那些貪官汙吏全部都給暗殺個精光。這事情可就不好收場了,鬧不好會引發騷亂的。

各地的治安必然都需要有人去維護。貪官之間的網絡過於又密集,大清現在十個官員裏也許就有九個是貪官。

若是一時之間將大多數的貪官汙吏全部都給殺了,就有很多職職權產生空缺,事情也得不到有序的處理。百姓也許暫時會拍手稱快,但是更多的可能卻是造成恐慌,甚至使社會秩序的混亂,引發更多的騷亂。

“爺,您知道每多等一日,會有多少無辜百姓被貪官汙吏逼的家破人亡嗎?爺是個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阿哥,大概從來不知道那種家破人亡的滋味吧。百姓的死亡在爺看來,是不是也隻是數字的多少而已?”

小蝶的質問有些犀利,甚至可以說有些無理取鬧。這些話,與其說她是在質問胤禛,倒不如說她是在質問著自己。

對於胤禛的叮囑,小蝶雖然知道是有道理的。可是她的心裏卻依舊非常的抵觸。她隻要一想起,自己明明可以阻止這些喪盡天良的事情不斷發生,卻沒有去阻止,心裏便有一種煎熬般的絞痛感。

等到胤禛登基,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被欺淩的百姓,難道她就應該視而不見嗎?難道隻是為了朝廷的穩定,就可以犧牲這些無辜的百姓嗎?難道她和胤禛要等這些無辜百姓的屍骨腐朽之後, 再打著主持公道的名義來掩飾自己的罪過嗎?!

“你這又怎麼了?忽然發的哪門子神經!爺哪裏表現的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爺哪有不顧百姓的死活?你以為爺不想盡早動手嗎?難道爺心裏就不關心百姓的死活嗎?爺本來就在為這些事情心煩,你現在還要再給爺添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