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麵無表情的捏著自己的額頭,他最近一定要好好的表現,要多給小蝶一點信心。最好再向老爺子申請一下,希望老爺子能體諒體諒他,放他一條活路吧。
“皇阿瑪,您找兒臣來可是有什麼吩咐?”胤禛恭恭敬敬的對著康熙老爺子躬身說道。他隻要在外麵,胤禛還是板著他的那張撲克臉,對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那麼的一板正經。
“嗯,朕隻是想起了你在圍獵之時特意提及的火槍一事。此事既然是你提出的,那你覺得此事朕應該如何來應對?”康熙老爺子微笑的擺擺手,示意胤禛不要多禮,然後隨意的說道。
老四這孩子心思縝密,懂得未雨綢繆,逢大事而有靜氣,遇險境而不亂,懂得隨機應變,確是可造之才。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這種環境之下生活,他還難能可貴的保留著對阿瑪以及眾兄弟的親情。康熙老爺子現在可是越看越覺得胤禛讓他滿意。
“兒臣竊以為蠻夷的威脅不可忽視。如今,因為與周邊各國的通商貿易,我大清的富饒早已被蠻夷所知曉。若是大清沒有強悍的軍事力量來震懾蠻夷,那麼蠻夷的貪婪和野心必然驅使著他們遠渡重洋,不顧一切的來進犯我大清,搶掠大清的財富。”
胤禛一臉肅容的說道。他那一雙洞察人心扉的眸子徑直的與康熙老爺子對視著,以此表達自己對此事看法的堅定。有了小蝶的警告,他自然明白這件事情會引發多麼嚴重的後果,對防範這種結局,他自然也將不遺餘力。
康熙淡然的“唔”了一聲,示意胤禛接著說下去。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大清的百姓此時幾乎都已經能吃飽穿暖了。百姓逐漸富裕起來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大清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力量去保護這些財富。長此以往,大清在蠻夷的眼中,就會成為一塊非常巨大的肥肉,吸引那些野蠻人前仆後繼的過來搶食。”
其實胤禛的這番話有些誇張了,此時大清的國力還是很強的。雖然在火槍方麵比之歐洲各國還有所欠缺,但是這種差距在此時還沒有被不斷的拉大。而且大清的士兵也還並沒有因為吸食鴉片而變的虛弱不堪,蠻夷此時若想侵略大清還隻是癡人說夢而已。
康熙老爺子好像不是很滿意這樣的答複,進而又問道:“朕要你把你知道的情況原原本本地告訴朕,不準有一字隱瞞。”
胤禛思索了一下,這才小心且委婉的回道:“兒臣對蠻夷的了解也是非常薄弱的。不過,兒臣非常讚同《孫子.謀攻》中的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夠了解透徹,那麼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若不是因為大清洋行的存在,兒臣也不會知道蠻夷的火器已經如此之先進了。若不是親自嚐試過這種火器的威力,兒臣也不會重視起火器這種原本並不起眼的東西。兒臣以為,我朝應當以經商的名義,往蠻夷各國派遣出大批忠心於我大清的密探,時刻掌握各國的動向,做到知己知彼。”
關於向各國各地派出密探的事情,其實胤禛私下早就已經開始著手了。每年莊子裏培養出來的小粘杆,都是這樣被他派出去初步曆練的。每一批小粘杆剛剛被派出去的時候,隻要自己做點小買賣,然後盡快的融入當地,不斷熟悉當地的情況。
粘杆們通常隻需要在組織的幫助下自行發展,並且不斷的向上彙報自己收集到的情報即可。如果一旦有大事發生,這些存在於各行各業的小年糕們,馬上就將會成為胤禛最出其不意的一道棋子,輕易的改變事態的發展。
“你馬上就吩咐下去,讓海關嚴格控製火器的進出手續。但凡是火器,必須登基在冊,使用無登記的火器者,從重判罪。至於派遣到各國的人手,就由你來負責挑選培養吧。注意一下,人選必須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也必須確保是忠心於我大清之人。”
康熙老爺子說完之後就閉上了眼睛,他似乎對此有些意興闌珊。老爺子老了,有些時候真的已經覺察出自己的精力不夠用了。麵對著眾多豺狼虎豹一般的蠻夷,老爺子覺得他沒有了當年親征時的激情,大清的將來就隻能看他的兒子們了。
“皇阿瑪,那兒臣就先退下了。您好好休息一下,要保重龍體啊,大清可離不開您啊。”胤禛看著老爺子臉上越發明顯的溝壑,心裏又是一陣酸澀。他知道自己將來不會活到老爺子這麼大的歲數,可是每每看到老爺子逐漸變老,他的心裏還是會產生對衰老的恐懼和抵觸。
“這次的選秀你可有什麼心儀的人選嗎?你的府上也早該多添些人了。”老爺子疲憊的睜開了眼睛,閑話家常一般的問道。
“皇阿瑪,兒子並沒有什麼心儀之人。兒子後院裏的人也不少了,人多了也麻煩,就不必再添了。”胤禛略一躬身,恭敬的回答道。
康熙拿幽幽的目光上下的打量著胤禛,然後眼睛笑成了一條縫,調侃的說道:“朕以前可不知道,朕的兒子裏居然還有這麼個情種。怎麼,那個年小蝶就連這種事情也敢管?你回去給朕傳個話給她,她若是膽敢阻攔你納妾,朕就賜她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