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可是有什麼好的意見,但說無妨。”
小蝶捏緊了手裏的帕子,恭恭敬敬的回答到:“奴婢隻是一屆婦流之輩,哪裏懂這些東西。皇上高看奴婢了。”
奇怪的是,這次康熙卻並不放過她,反而突然板起臉來,冰冷的威脅到:“讓你說你就說,不然朕就治你個抗旨不尊的罪名。”
小蝶心裏一陣的發寒,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得罪了康熙老大,怎麼就突然和自己過不去呢。
小蝶隻好跪下,磕了個頭,回答到:“奴婢確實才疏學淺,如果回答的不好,請皇上贖罪。在奴婢看來,皇上的期盼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雖然奴婢不知道會不會做到,但一定不會容易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百姓的溫飽問題。如果百姓都吃不飽了,徘徊在生死之間,哪有什麼心情考慮道德問題。所以皇上的首要做法就是大力發展農業。多尋找一些農務方麵有經驗的人,分派到各地衙門,在衙門的領導下,安排所有種田的人互相交流學習。讓米、麥、蔬菜等百姓生活的必須品產量和品質都提高上去,讓百姓能吃飽。隻要日子還過的下去,通常百姓都不會做出太過分的事情。”
小蝶說完,停頓了一下,等待康熙的反應。
康熙隻是微微的嗯了一聲,然後到:“說的不錯,你繼續。”
小蝶抬頭看了看胤禛,生怕自己又捅了什麼簍子。不過胤禛此時還是冰山表情,她一時也看不出什麼,咬咬牙繼續說到:“其次是改良紡織水平。皇上應該是見過傳教士的吧,他們有一種機器,可以用來快速的紡出比較粗糙的布匹,奴婢認為可以購買一台,咱們的工匠看過之後,應該也很快就可以做的出來了。原料可以用棉花(早在宋朝就出現棉布了),就是一種有白色的柔軟的花的植物。可以在一定的適合的地方推廣棉花,然後集中種植,集中紡織。如此,這種布匹的價格就會很低。也就可以讓百姓人人都有衣穿,不受凍。”
小蝶停下喘了一口氣,她此時整個後背已經完全被汗濕了,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說什麼了。
康熙上下的打量了小蝶一翻,點了點頭,讚賞的笑了笑說到:“很不錯,繼續說。”
小蝶現在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反正已經出風頭了,那不如就說完算了。於是,咬了咬牙,接著說到:“第三,奴婢認為是教育和宣傳。建立屬於朝廷的學府,教授皇上規定的內容,不論皇上想讓他們學什麼都行。最好能讓所有家境不算貧寒的人都上的起學。從孩童開始,每個人都要學習幾年,強調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讓所有人都以自己是大清的子民為榮。如果學的好就進入更高層的學府繼續深造,將來就成為國家的人才,不好的就回家繼續生活。然後就是辦公告,每次做幾張大紙。每周一次,把皇上想要宣傳的東西發布在上麵,每份定個不高的價格。略微富裕的家庭,為了知道朝廷的動向,一般都會購買。一係列的教育和宣傳,會把皇上想要百姓知道的事情都轉告到百姓眼前。”
如果說聽到前兩個點子,康熙還是非常欣賞小蝶的,那麼聽完第三個點子之後,康熙已經有了殺意,這樣聰明的熱,還是女人,最好還是殺掉比較另他安心。他表麵上卻不露聲色的問到:“你是從哪裏知道這麼多事情的?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點子?”
小蝶看他雖然表情溫和,但神色卻異常淩厲,嚇的一個哆嗦,戰戰兢兢的說到:“奴婢閑來無聊的時候喜歡看些雜書,看的多了,就總有些奇怪的想法。奴婢以後不敢了,奴婢以後不敢再亂說了,求皇上恕罪。”
康熙看著跪在下麵的小蝶,她單薄的小身子在不住的顫唞,就連剛剛答話的聲音也是有點結巴的。可是康熙的心裏卻無法控製的想要除掉小蝶的yu望。
其實,如果小蝶是男人,那麼康熙會很欣賞他,甚至破例提拔任用。但是她是個女人,一個女人如果太聰慧,對於男人來說就是災難。如果她誘惑胤禛些什麼,那麼她必然會幹涉到胤禛的想法。這樣的女人太危險了。康熙不由的眯起了眼睛。
小蝶在心裏已經把自己罵的狗血淋頭了。自己怎麼還是那麼衝動呢,居然又出風頭了。明明剛剛想好的,一定要低調,不要引起康熙的注意,怎麼就突然膽大包天,什麼都敢說了呢?
小蝶覺得自己隻不過把建國時期幾個的做法稍微陳述了一下而已,她自己根本沒有感覺到,這幾樣做法裏麵所包含的治國之道和智慧。她以為這隻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就是期盼向共產主意發展而已,即便那是康熙的沽名釣譽。她哪裏想的到一個清朝的女人根本就不該有這樣的見識和智慧的。
正文 第四十章 命懸一線
胤禛看到康熙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來,不由的心裏一驚。因為這表示康熙竟然對小蝶動了殺心了。他心裏雖然也怪小蝶剛剛太過出風頭,應該見好就收的,不過他還是謹慎的開口替小蝶求饒到:“皇阿瑪怎麼麵色不虞,是不是覺得小蝶回答的不好。兒子就說,她一個婦道人家,哪裏懂這麼多治國安邦的道理,也就隻能胡說一氣。皇阿瑪消消氣,別和她一番計較就是。”
康熙沒有理他,反而繼續認真的打量著小蝶。年家是怎樣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的,說她聰明,她還真的很聰明,治國安邦的道理都有一套;但說她笨也還真笨,連韜光養晦都不懂嗎?康熙越是思考就越是迷惑和不解。若仙堂可以用來賺錢,而剛剛的那幾樣計策也都非常適合治理國家,這得有多聰明的頭腦才可以辦的到?如果小蝶想要使壞,憑她的側福晉和年羹堯妹妹的身份就真的能攪的天下不太平了。他直覺的認為小蝶有些古怪,因為即便在年家也不應該教女兒這些東西。但一時卻也想不通究竟是哪裏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