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傷痛(2 / 2)

現在是這個樣子,以後多少年的街景也都會這樣子。”

夭桃看著常出現在眼簾的熟悉的詞語,諸如:

“佛具”,“陳皮”,“涼茶”,“老中醫”等等舊模式的店子招牌,輕輕一笑。

她恍然想起,母親應該比她更熟悉潮州。

她從記事起跟著父親回來的時候,母親都是在的。

她沒有記事之前,母親與父親又不知道回來過潮州多少回。

潮州對於母親來說,也是有著特別的意義。

夭桃放開母親的手臂,任母親與師兄講解潮州的人文曆史。

她聽到後麵也有人在講解的話音,回過頭一看:

小姑父與表哥劉勇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在給小姑媽講解。

夭桃沒有見到另外三個姑媽姑丈和她們的兒女。倒也並不擔心。

他們對於潮州太過於熟悉,還有一些親友在這城裏做生意呢。

大家早先已經約好了六點鍾在訂好的酒店門前等的。

這群人裏麵,隻有小姑媽和夭桃的師兄李健是首次到潮州。

林清音和李健前行了一會兒,又停下來等待落在後麵的夭桃和小姑媽一家三口。

除了騎樓,明清舊居也是潮州的獨特建築形式。

這些明清舊居集中分布在十條街道上,叫做“猷,灶,義,興,甲”等等,都已經成為了曆史文化遺產。

六個人又特意去逛了逛大約隻有二百米長,卻很有名氣,又很安靜的甲第巷。

甲第巷是牌坊街的一條“支路”,與它齊名的還有興寧巷等。

這條巷子裏有幾座老宅,其上懸掛著巨大的牌匾。一看就知道有一段極風光的過去。

夭桃曾聽爹地講過,幾座老宅子的主人,祖上曾出過中了狀元和探花的甲第考生。

這幾座風光過的老宅子如今與其它的民居建築一樣,牆體斑駁老舊,卻別有韻味。

這是歲月給它們刻下的痕跡,帶著讓人無可奈何的意味。

興寧巷與甲第巷是並行靠北的一條巷子,同列潮州十大名巷。

它們看上去比別的巷子更加安寧樸素。

夭桃覺得,潮州最迷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種類繁多的美食…

還在於交錯縱橫的十巷子與古樸的街道裏。

走在潮州的街道和這些巷子裏,會讓人錯覺進入了電影的鏡頭或者時空的縫隙。

夭桃的腦海裏,又仿佛看見了小時候的父親,穿梭在這些街道和巷子裏的小小身影。

她知道,西馬路,是爹地最愛的潮州老城的一條街道。

他說,小時候,姐姐們背著他在這條街道上買過豬腸粉,鹹水粿給他吃…

祖父曾經好幾次帶他來這條街道上看過老中醫。

他上學時,還在這條街的書店裏翻閱,買過書籍,買過文具。

夭桃也曾跟著父親逛過走過好多次這條西馬路。

如今,又走在父親最喜歡的故鄉的街道上…

她的眼睛慢慢地仔細地搜尋,見著了賣豬腸粉的攤主;

見著了做在椅上,翹著二郎腿的老中醫…

還見著了,正在皺著眉頭翻著書的、不知道是客人還是店老板的中年男子…

還看見了一個女子背著一個小男孩,又牽扯一個小男孩…

甚至還有與她一樣四處張望,在尋找著什麼的臉孔…

這些人之中,卻沒有一個是她希望看見的身影…

夭桃是多麼地希望,還能夠再看見父親或年幼或年長的身影…

希望看見他從某間店鋪裏探出頭來,看一看在外麵邊吃零食邊四下張望的女兒…

看見了女兒,他和女兒都會一下子就笑開啦…

他買完東西,他的大手又會牽著女兒的小手…

又一間一間商鋪地慢慢逛過去,他會說:

“小饞貓,你少吃點零食。

等陣間,如果正餐吃少了,媽咪不僅會訓你,也會訓爹地。”

夭桃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著熟悉的店鋪,心裏又隱隱作痛…

淚水又不知不覺地漫上了她的眼眶。

父親的離去,是歲月,是命運在她心上剜下了深刻的一刀。

她無力反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受著,忍著…

那道傷不用人觸碰,也會疼痛流血,因為,它從不曾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