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他指著將領中的一個人說道:“這就要靠你了。”

這個人叫康茂才。

這是一個戰略意義上的陰謀,康茂才原先是陳友諒手下大將,後來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與陳友諒有著秘密接觸,用今天的話說,他是一個兩麵間諜,是朱元璋埋在陳友諒身邊的一顆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給陳友諒,說他將倒戈,建議陳友諒采取水路進攻,他將會在江東橋與陳友諒回合,並將這座唯一阻擋水軍前進的橋梁挪開,讓陳友諒的水軍經過秦淮河直抵南京城牆之下。陳友諒大喜過望,並表示一定會在勝利後重賞康茂才,在得到陳友諒的回音後,朱元璋命令李善長連夜重造了一座石橋。

這座石橋將給予陳友諒最為沉重的精神打擊。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戰計劃,以堅定的目光看著他的將領們:“我們自濠州出發以來,經曆了無數困苦,打敗了無數敵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雖然陳友諒比我們強大,但隻要我們敢於迎戰,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我相信我是對的”

朱元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勝利之門的路上,你會撿到很多鑰匙,這些鑰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閃閃,但隻有一把才能打開那扇門。

在進行決策時,會有很多人在你耳邊提出他們自己的意見,將他們手中的鑰匙交給你,讓你去選擇,但這個遊戲最殘酷的地方在於:

你隻有一次嚐試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你將失去一切。

在戰役實施中,隻有一個時機是最適合的,能抓住這個時機的,即是天才——拿破侖。

朱元璋在那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在無數的建議中,堅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

他的成功不是僥幸的,他當之無愧。

他正等待著陳友諒的到來。

陳友諒此時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他已經成為了皇帝,現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麵前低著頭,聆聽他的訓示,他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應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將永遠消失在世界上,這片大地上的百姓將在他的管理下,成為他的臣民。

我不是漁民的後代,從來都不是!

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安插在朱元璋軍中的康茂才已經成為我的內線,他將在明天為我打開通往應天的道路,我的艦隊將一往無前,征服這個富庶的地方,然後就是張士誠,他不過是個軟弱的家夥,決不會是我的對手,我將是最後的勝利者!

龍灣的圈套

至正二十年(1360年)6月23日,也就是徐壽輝被殺後的第七天,陳友諒率領他的艦隊沿秦淮河一路進攻,到達了江東橋,陳友諒難掩激動的心情,親自登岸,在夜色中輕聲叫出了聯絡的暗號:

老康!

無人應答。

第二聲:

老康!

仍舊無人回答。

陳友諒借著皎潔的月光仔細觀察了江東橋,他驚奇的發現這並不是康茂才所說的木橋,而是石橋!

陳友諒感覺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無數人喊過,之後還會有無數人喊的名言:

中計!

ΘΘ

按照他的估計,此時應該是“火把叢生,殺聲遍地,伏兵殺出”,可是在他驚慌一陣後,卻發現什麼也沒有發生,這是怎麼回事,一向精明的陳友諒現在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康茂才莫非是有事來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