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缺失的文明(2 / 2)

杜村的恢複讓我氣憤又無奈,最後隻能忍下來了,我斜了眼有邊那神經病,發現還在比對就轉頭,用手指敲著車窗,道:“大叔開鎖。”

現在沒有事情了,大叔也沒猶豫就開了,我又要開始窗戶,風一下灌進車裏,讓我不爽的情緒消散不少。

“嗨!”

死胖子從車前座跟我擺手,我懶得理會他,看著早已變得陌生的街景。

隱藏在車道綠樹後麵的建築物,與大城市沒什麼區別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可是我卻是一點感覺也沒有,心裏反而生出一股煩躁,人行道上匆忙的人早已沒年那樣,一個個如僵屍一樣沒有什麼表情。

當然我不是討厭他們,畢竟經濟發展人群匆匆這是正常,我是反感這個城市把那些特色的東西拆掉,然後打造成一些所謂的現代化,完全就是燕華的翻版而已,沒有一個記憶點。

還好我隻是這城市的匆匆過客,不用天天看到,車子很快到達一個地方,這裏多少我些熟悉了。

不是我預料中的三鎮交界處而是泉水鎮,這裏靠近海邊,也是寧陽不長海岸線不可多得的休閑之地。

我不知道今日是星期幾,沙灘上遊客不是很多,我們車子停下一個酒樓外的停車場。

這酒樓的外觀非常有特色,整個建築物都是晚晴時候風貌,當年我來過這裏,雖然此時有招牌有霓虹燈纏繞,可是我心底還是生出一絲親切。

當然還有一絲鄙視,這裏以前是一個廟宇,你們的主神是明清時期,一個當地的勇士。

按照泉水鎮誌記載,當年有一個姓李名叫仁的漁夫,在一個風暴天看到有人落水,還不止一個,他沒有多考慮就下水救人。

最後成功把五人全部救上岸,但是自己確實犧牲了,那五個被救的人和當地人感念他的善良,就建屋開廟立身為祭奠。

這故事很老套,但是在華夏大地每一個神廟的背後,那個不是因為善良和大義才為人們所敬重祭奠呢?

收起來也是古怪,這廟建起來後,不說泉水鎮風調雨順,即使往年戲虐的風暴,每當進入小鎮範圍,都不會造成偌大的災害。

因此廟被稱為仁廟神被稱為仁神,香火一直鼎盛直到我離開寧陽都還是一樣。

我不認為廟一定就是迷信,反而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卻沒想到現在竟然被一個酒樓鳩占鵲巢,也算是當地一種文化的缺失,亦或者現代人自詡的文明很是虛假。

當然這是我第一個感官,說不定廟成為酒樓有其他背景,我願意以善良去期待,希望不要最後失望。

車子停穩後,我們幾人都下車,杜村打頭陣向著酒樓走去,我跟在身後,最後是陳東大叔和沈溪。

“歡迎光臨!”

臨近午時烈日烤著地麵的一切,酒樓外的迎賓職業微笑還算是合格,我們被帶進了裏麵。

用餐時間又是休閑之地,酒店的作為幾乎被占滿了,我眉頭不由得深鎖。

雖然我知道我們的目的不是來吃飯,可是我還是想要好好吃一頓,要知道之前的豆腐燉排骨我都沒吃到呢,更何況來到寧陽,我就沒有正式吃一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