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每次看到這個乖巧、懂事的長孫,感覺都很複雜,現在倒也罷了,他的兒子們年紀都不大,也都沒有爵位,他把胤禔晾著也沒事,再過幾年,等下麵的三、四、五、七、八幾位長大了,到了封王開府的年紀,他總不能跳過胤禔,把年紀小的兒子們給封了吧,要是那樣的話,他還不如現在就把胤禔給圈了好,免得到時候不好看。
別看康熙一直想著要把胤禔給辦了,可真要下手,他又舍不得,不管怎麼說,那總是他活下來的第一個兒子啊。
而弘昶,則是他的長孫,要是胤禔沒有封爵,弘昶的將來,差不多也就那麼回事了,康熙同樣舍不得。
再看看弘昶的對照組,被胤礽寵得無法無天的胤祾,被胤祾欺壓到可憐巴巴的弘旭,康熙就更糾結了,他該拿這幾個孩子怎麼辦呢。康熙不知道,或者說他故意沒有發現,他的掙紮和猶豫,都被胤礽看在了眼裏。
胤禔剛走那會兒,胤礽和他是完全沒有聯係的,但是後來,隨著康熙的糾結,胤礽開始假公濟私,在批複好送回去的折子裏夾帶私信。最開始不過是隻言片語,之後看著康熙沒有反對,膽子就越來越大,夾帶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
而且他經常會寫到胤祾的情況,以訴苦居多,誰讓胤祾老是喜歡欺負弘旭呢,偶爾也會表揚下弘昶,用詞很吝嗇。
可就是這些內容不多的信件,對現在的胤禔來說也是彌足珍貴的,因為除了胤礽,他沒有其他渠道得知京裏的消息,而這麼長時間的分別,對從胤礽出生就基本上沒和他分開過的胤禔來說也是種煎熬。
要知道,就是胤祾出生前他被軟禁在鹹安宮,他們也是都在京裏的,不像現在,彼此隔著千山萬水。
胤禔甚至覺得,這種日子比起當年的圈禁還要難熬。可是再難熬,時間還是一天天地過去了。
就在十五阿哥過完七歲生日不久,提前滅到葛爾丹的後遺症出來了。
策妄阿拉布坦,他反了。這比胤禔記憶裏的時間,要提前了差不多二十年。
小十四,你的大將軍王,這回肯定沒戲了,這是胤禔最早的想法,然後他開始想,康熙會不會給自己機會。
在西北的這些年,胤禔閑著沒事,關注最多的就是策妄阿拉布坦,畢竟他的反叛是前世就有過的。
但是康熙估計是親征葛爾丹的時候打高興了,這次還要禦駕親征。
他留了不甚情願的胤礽在京看家,帶著從老三到老八,浩浩蕩蕩殺到了青海。
說是親征,其實康熙也就隻到這裏,真正的戰,是交給八旗將士打的,就是他的兒子們,多半也是來鍍金的。
不過高原的海拔對來自北方的士兵是個很大的挑戰,青海還好些,到了西藏,更是不適應。
策妄阿拉布坦占著地利,牢牢守住了西藏,清軍久攻不下,損失嚴重,胤禔看得著急,恨不得親自上陣。
畢竟,他是最熟悉情況的,再說十四當年征討策妄阿拉布坦的過程,他也是研究過的,先從中找出可取之處,再加以自己的想法,傳回京裏的折子,讓胤礽看了覺得很有可行性,但他還是壓了下來,沒有轉給康熙。
皇阿瑪夠不待見胤禔的了,他現在還這麼表現,不是討人嫌嗎,他不能給他機會。
走胤礽那邊走不通,胤禔轉移目標,開始給胤禩寫信,這個弟弟好歹是他額娘養大的,幫他傳傳折子,總可以吧。
因為胤禔早早就被康熙發配了,惠妃待胤禩,比從前更好了些,所以胤禩收到信的時候,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