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奕的話,這一年人愣了愣,村裏誰不知道,楊奕會鑒定古董?不少人還翻箱倒櫃,將老物件搬去給楊奕鑒定呢!
上一次,他們就找了幾件東西去,但楊奕說都不值錢。
難道,這個盒子是古董?不過,看上去,確實很老的樣子,就連老教師的兒媳婦,都不清楚,這個盒子何時存在,是做什麼用的。
“這不會是古董吧?”她撿起來,給楊奕拿過去,還順手拍了拍上麵的灰塵。
“我先看看,暫時還不好說。”
楊奕拿上手之後,就發現這是一個檀木做成的盒子,還沒有一個巴掌寬,比手掌長,用料跟做工都很上乘。
“看起來有點像是眼鏡盒。”楊奕說道,但也不是很確定。
有人立即笑道:“怎麼可能是眼鏡盒?我爸帶著的眼鏡,就是我們家最老的眼鏡。他那副眼鏡的盒子也早就不見。”
可他剛說完,自己老子就打臉了。隻見老教師瞪了一眼:“怎麼就沒可能是眼鏡盒?它還真就是眼鏡盒。你太公就是戴眼鏡的。”
也就是老教師的爺爺,這個眼鏡盒,就是從那時候留下來的。
“嗯?眼鏡呢?”楊奕眼睛一亮。
眼鏡盒都做得那麼精致,眼鏡更加不用說。現在的古董眼鏡,也是挺值錢的,就連高仿的,都能賣到幾萬元。那些清朝、民國初期的老眼鏡,用的料子都是極品,不貴才怪。
水晶鏡片、玳瑁鏡框、合金鏡腿,這樣的眼鏡放在今天也算得上是奢侈品,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則更不用說了,絕對是稀罕物件。
雖然這些古董眼鏡早已失去了使用價值,但是被作為收藏品得到主人的精心保存,曆經歲月磨礪之後還是很能看出昔日的氣派。
目前在市場能尋覓到的古董眼鏡,大多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料考究,用上了黃金、鉑金、墨晶、玳瑁、紫銅、白銀、象牙、犀角等等。
此外,無論是鏡片的磨製,還是鏡腿上的花紋裝飾等等,全部都是手工製造。
可以這樣說:古董眼鏡與古董鍾表一樣,每件都是精細的手工藝品。
這些古董眼鏡的價值,一是看年代,二是看質材,第三就是做工。其實,所有古董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估價的。
從眼鏡出現至今已近600年,每個時期的眼鏡都會有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款式的變化,也有材質的變化,更有時代節奏的變化。早期的歐洲眼鏡非常少見,現在幾乎都成為了文物,價值自然不菲。
通常年代越早的眼鏡其市場價值越大,因為早期眼鏡產量少、價格高,流傳下來的並不多,且許多眼鏡的用材上乘,這也可以解釋古典眼鏡為什麼現在身價高昂的原因。
材質是眼鏡收藏的另一個重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副眼鏡的身價。首先看鏡片,鏡片是水晶石片、玻璃片或樹脂片。
鏡片要仔細查看磨製的精度、邊緣加工及拋光水平等精細度,鏡架除了製作水平外,如果有花紋圖案、雕刻或刺繡等工藝,則需對其水平和精美程度加以評判。
今下,人們使用眼鏡,還會配有一個眼鏡盒,古人也不例外,古董眼鏡的眼鏡盒是相當考究。清代中葉眼鏡已較為普及,眼鏡盒也應運而生。有木雕、皮覆、緞縫、銅刻、漆製、殼造,可謂是爭奇鬥豔、目不暇接。
這些古董眼鏡盒與現代眼鏡盒有著很大的差別,體積不太大,分為上下兩截,中間穿有繩帶,盒子的頂端裝飾有白玉、翡翠或是其他材質的飾品,底部還垂著流蘇、繩節。可以想象,古人將如此精美的眼鏡盒佩於腰間,如同玉佩、荷包、煙袋等裝飾品,招搖過市將會引來旁人多少豔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