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上點油,這一枚我看到了幾個花點。”王軍檢查得也很仔細。
核雕花了之後,肯定要破壞品相,不過也不要擔憂,因為花不會導致裂。而且,核雕在把玩一年半載之後,整體顏色都會深紅,花斑也會隱淡,最後消於無形,所以不用害怕。
“沒想到這些小東西那麼值錢,下次我去找找。”閆景輝也沒有遮掩自己的想法。
王軍笑道:“那你就得小心了。核雕也很容易弄到假貨,沒有眼力,是要交學費的。”
他告訴這個有衝動想法的菜鳥,市麵上很多核雕,看起來很透亮,但很多都是染了色的。
真正用手盤變色的核雕,不僅僅是顏色變深,更重要的是,核雕會變的透亮,好像瑪瑙石的那種感覺,尤其是核雕表麵突出的部分,通常也是核雕最透亮的部分。但染色的核雕,隻是顏色均勻的變深,而絕對沒有透的感覺,且顏色發死。
“看顏色是不是均勻就行。”楊奕指點道。
手盤的核雕,在盤的過程中,由於核雕表麵凹凸不平,因此突出的部分會經常被摩擦而凹陷的部分則很難或根本盤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核雕的變色就會出現不一致不均勻的情況,先變色的突出部分的顏色會略深於或明顯深於凹陷的部分!
“不過,由於大多數玩家為了清理核雕,因此也會經常在核雕表麵刷些橄欖油。這樣凹陷的部分也會在刷油後慢慢變色,但罩變色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不夠透亮。而經常被手盤到的突出部分,再加上橄欖油,就會變得特別透亮。”他補充道。
“可惜,沒看出到底是誰的手筆。”王軍遺憾說道。隻能回去再慢慢查了。
核雕的名家很多,在明朝的時候,就有王叔遠。
聽說,王叔遠能在細小的核桃雕刻出一條船,船上有五人、八窗。而明代夏白眼在一顆橄欖核上雕刻十六個嬰兒,童身隻有半粒米大,“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人稱一時聖手。
“這些東西要經常把玩才值錢?”閆景輝問道。
楊奕點點頭:“俗話說‘三分佩帶,七分把玩’,因為手心會分泌汗液和脂肪類物質,經常盤摸把玩可以使核子表麵顏色均衡地呈現紅色,俗稱‘包漿’。此後,越玩越會有光澤,通體逐漸呈現半透明狀,給人一種玲瓏剔透的感覺。”
“真達到那種晶瑩剔透的狀態,就算它不是名家雕琢,價值也會非常高。你不妨可以買一些雕琢比較好的,便宜一點的,自己慢慢玩,過個幾年,也會有很大的升值。”王軍建議道。
這種建議,讓閆景輝頗為心動,把玩物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隻是有點折磨時間。
聊著聊著,王軍開始埋怨楊奕,跑出來撿寶,居然都不喊上他。跟楊奕一起撿漏,那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下次吧!他們也是忽然邀上我的。”
等飯菜上桌,閆景輝等人品嚐過後,才舉起拇指,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