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胭脂盒(2 / 2)

“想要掏寶,你還放不下虛榮心,放不下麵子,那可不行。”楊奕教訓道。一些臉皮厚的,蹲在小攤上半個鍾頭不動,攤主早就用眼神殺死人了。

“你平時都這樣的呀?”閆景輝忍不住好奇問道。

“很難說,有時候看東西比較快,砍價的話,我已經算好的了。”某些鐵公雞,一百幾十塊錢都不讓利的人,人家攤主更煩。

閆景輝沒有將那盒子當成一回事,買下來,其實就是為了應付一下麵子。他把小盒子往褲袋一塞,心想拿回去擺放吧!上麵的圖案還有點觀賞性。

“拿來我看看。”楊奕對其說道。

“女人用的東西。”閆景輝拿出來,說了一句。

他猜測,應該是化妝盒吧!不過,那麼小的化妝盒,比較少見,而且還是口味比較特殊的女人才會用這種東西。

“這是胭脂盒,清末明初的物件,值點小錢。”楊奕看了一會,對其說道。

據說胭脂傳入中原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所謂“胭脂”實際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後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複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豔的紅色顏料。

我國古代婦女妝麵的胭脂有兩種,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這兩種胭脂都可經過陰幹處理,使用時隻要蘸少量清水即可塗抹。

而古代的胭脂盒非常的精致漂亮,也是古代女性喜歡之物。千古曆史,雖然每個年代女性追逐的潮流不同,但審美的大感覺都依然相似。

“在清朝,琺琅彩的胭脂盒比較多,也相對珍貴。你這個是普通瓷器,而且還是民間燒製的,五千以內可能會有人要。”楊奕點評道。

胭脂盒除非材料珍貴,或者如同琺琅彩那樣有觀賞性的團之類,不然沒什麼收藏價值,屬於很冷門的收藏品。

其實,古代胭脂盒應該是沒有太大曆史價值的,藝術價值也很低。因為它不像木雕、玉器等,雕龍描鳳很考究,研究這些藝術的人才多,手工精巧;而胭脂盒,出自哪個名家之手?無從考證。

何況小小胭脂盒,在古代太普遍,為藝人所不屑,他們不願意花費勁力在為女人做胭脂盒的。胭脂盒要是鑲金鍍銀嵌珠寶,其價值也還是在金銀珠寶上的。

當然,如果是皇宮的物品,那就不好說。畢竟皇帝要你弄的東西,你不用心,隨時可能掉腦袋的。

閆景輝一聽,大為驚喜,沒想到自己隨便拿了一件,就是古董。以前總覺得,古董距離自己太遙遠。

“你也別太高興,有沒有人要還是個問題,你先拿回去收藏吧!以後我幫你打聽打聽。”楊奕瞥了一眼閆景輝,示意他不要高興得太早,能不能轉讓出去還是個問題。

“行,反正我也不著急。”作為自己找到的第一件寶物,他覺得就算沒有人要,自己收藏也很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