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汙漬、土鏽可以用堿性的稀釋後的溶液浸泡,視汙漬的情況來控製濃度和時間。浸泡之後再用豬鬃或尼龍刷蘸肥皂或皂粉輕輕洗刷,再用溫水衝洗,直到汙漬退盡了為止。
有的瓷器的表裏,因為水浸得太久,水鏽黏附其上,可用酸性液體浸泡幾天,若水鏽比較厚,可用竹簽剔去。
而如果是粉彩瓷器,有的由於彩色中含有較多的鉛,會出現泛鉛的現象,可以用藥棉蘸稀硝酸輕輕擦洗,再用清水衝幹淨。最後,如瓷器有開片或裂紋之類的,則可以采用棉質蘸稀硝酸進行修複。
楊奕先用清水,將表麵的泥巴清洗幹淨,一個美輪美奐的瓷碗出現在他眼前。
“鈞瓷?”
他認真看了一會,百分百確定,這就是著名的鈞瓷。
隻見瓷碗是有兩種色彩,一種是整體的天藍色,有些地方卻點綴著一小片一小片的火紅色。初一看,就像是天藍色的天空,點綴著一朵朵火燒雲一樣,非常精彩。
“漂亮!”楊奕都忍不住感歎。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漢族傳統製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這種瓷器,以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從眼前的這一件瓷碗,就能窺探鈞瓷的神奇之處。在宋朝那個年代,色彩是很難得的東西,尤其表現在瓷器上麵,要燒製出有色彩,自然而然形成的圖形色彩,幾乎不怎麼可能。因此,鈞瓷剛出世,就受到各階層的寵愛。
認真觀察眼前的瓷碗,就會發現其胎質細膩,堅實致密,扣之有聲,清脆動聽,圓潤悅耳,猶如金屬,釉色瑩潤,五彩繽紛,古樸典雅,豔麗絕倫。
難怪,古人有“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和“高山雲霧霞一朵,煙光空中星滿天;峽穀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的多樣和窯變的微妙之美。
楊奕觀察手中的瓷碗,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
“這寶貝,拿出來拍賣的話,充當壓軸品也不為過吧?”楊奕自言自語道。
這話可不假,如此完美的瓷碗,讓人第一眼就有驚豔的感覺,一旦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之內,定能引起爭奪之戰,一千幾百萬應該不是問題。
研究了好一會,他才鄭重地放下來,然後到外麵購買專業的清潔劑,進一步清洗這個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