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1、第 1 章 ...

作者有話要說:我想把我心中的人·獣文寫出來,我不回複評論也不在乎利益,哪怕無一人閱讀也會寫完。

十月十七日新加附言:

這是一篇打著忠誠旗號的NP文,我不是中途加攻,這個故事我考慮了兩年,借獸人體裁寫了出來。

雷NP的朋友注意防雷。

我隻是想說忠誠、專情是每個人的向往,可很多時候,種瓜未必得瓜,被NP未必就不專情。

這是我第一次寫文,有些地方寫的我自己也不滿意,但編輯和讀文朋友的支持,讓我受寵若驚,我會努力日更,給趙桐一個美好的結局。

“砰”,迷糊中聽見班長老紀頭喊道:“別睡了,三樓石灰皮帶打彈弓了,主任讓趕緊搶修。”

趙桐睜開眼,看老紀頭瞧了趙桐身旁一下,又接著說:“史師傅領頭,徐師傅,老丁,小翟,小李,小趙你們幾個趕緊去,算半個加班,早幹完早下班。

小楊,到工具房給他們拿鉚釘,眼圈!還有,翟啊,你得背個1噸半的葫蘆上去,1噸的恐怕拉不動。”

趙桐伸個懶腰,看看表,下午4點,琢磨了一下,他們幾個緊緊手6點之前絕對能幹完。

所謂緊車工,慢鉗工,浪浪蕩蕩幹電工,在這個時候那絕對成了謠傳。

趙桐站起來打開他的工具箱,拿出工具包,把鉚皮帶需要的工具放進去,又順手把旁邊工具箱上史師傅拿出的工具放進自己的工具包。

史師傅是好人,本來趙桐技校機械畢業進廠是不需要師傅的,班長老紀頭怕趙桐出事,就讓史師傅帶趙桐一段時間,結果史師傅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護了趙桐整三年,八年過去了,趙桐也開始挑大梁了,老紀頭史師傅卻老了.

要是碰到和他們在一起幹活,趙桐都搶著給他們背工具,像今天一起鉚皮帶的幾人,頂數趙桐年輕,拿鉚釘眼圈的活也是趙桐,要不是拿不了,翟師傅的葫蘆也得趙桐拿。

接過學妹小楊遞過的鉚釘眼圈塞進工具包,把工具包紮緊,小楊低聲問:“昨晚你寶貝兒子又鬧了?”趙桐歎了口氣:“還好,才鬧到半夜兩點。”

和她又聊了幾句,趕緊到更衣室穿戴好保護品,提留著安全帽背著沉甸甸的工具包和幾位師傅一起走出了機修廠房。

到三樓皮帶有兩座樓梯,廠房外的樓梯寬敞明亮,但是坡度低,得爬老半天才能上去,廠房內的小樓梯又潮又窄又陡還轉圈,可路近不用繞道廠房外麵,為趕時間,趙桐幾個走的是小樓梯。

因為一夥人中趙桐最年輕所以走在了最後,走到2樓時,趙桐的近視眼鏡片就有點模糊了,快到三樓時趙桐想摘下眼鏡擦一下,抬右手時忘了手裏還提留著安全帽,安全帽飄起來不知掛到哪裏向後拽了趙桐一下,來不及反應,可憐趙桐那185高度170體重的龐大身軀就直挺挺的向後倒去,耳朵裏還能聽到翟師傅葫蘆的落地聲,幾位師傅的喊叫聲以及好像是趙桐自己發出的尖叫。

好像過了漫長的幾個世紀,趙桐暈忽忽的醒了過來,躺在地上:

左手大拇指--能動,右手大拇指--能動,左腳大拇指--能動,右腳大拇指--還能動!

雙手撐地坐了起來,那倒黴的安全帽還在右手脖子上掛著,摘下扔一邊;沉重的工具包背在身側,摘下仍一邊。

開始檢查:左腿完好;右腿完好;左臂完好;右臂完好;上身完好;手伸進腰帶裏一摸,嗯還是原裝!再伸手摸臉;眼鏡沒了!以趙桐那近視眼環顧四周,非常肯定這不是廠房,“媽的穿了!”

壓下心中的不安,趙桐趕緊站起身來,四周稀稀落落的長著類似酸棗棵的植物,1米多高很茂盛的樣子卻是一個酸棗也沒有,地麵上的野草半死不活,耳邊一點聲音也沒有,寂靜的讓人心裏發毛。

趙桐抱著萬分的希望想找到回家的路,他想那三個月的胖兒子,想他病弱的妻子以及父母。其實他心裏明白,從那樣高的樓梯栽下,不死也得半殘,完好無損的出現在這裏,回去的希望已經渺茫,接下來就是如何適應了。

雖然趙桐生活在信息時代,可他卻嚴重落伍時代,母親身體不好,他怕母親生氣就一直聽母親的安排,大學沒考上就進了技校,技校畢業進了父母所在的工廠[盡管工廠效益很差],幾年後又聽從母親的安排和他現在的妻子結婚.

婚後不久妻子就查出腫瘤,一家人又忙著住院治病,三四年就這樣流了過去,直到今年妻子拚著大半條命給他換來個9斤的胖兒子。

趙桐的母親曾因趙桐姐姐的婚姻一夜白發,身體垮掉,那種慘像嚇壞了當時還在高中的趙桐,從那時起,趙同對母親關於他的任何要求都一切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