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拉斯特《A morning in cornwall》(豐碩的早晨),在一架斯坦威/施坦威的鋼琴聲中緩緩的推開。這首德國人演繹的歌曲充滿了飽滿的歡樂,而彈鋼琴的人也有這種心境,配合的天衣無縫。
張鈺站在古堡下麵的玫瑰園裏麵靜靜地聽著,有時候笑,有時候哀傷。
這是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個小鎮叫做福克斯,這裏常年的陰雨,樹木十分的茂盛。在這個鎮子裏麵的人家大多數都是靠伐木業為生。
張鈺是一個純種的中國人,父親因為躲避戰亂逃到了號稱到處都是金子的舊金山。在那個地方過了十幾年不是人的生活後,終於攢下了點錢,在這個小鎮裏麵開了家餐館。張鈺並不喜歡這個地方,陰雨綿綿地,一年四季也看不到幾天太陽。不過父母的能力擺在那裏,他們不可能能到華盛頓中心定居,也到不了充滿繁華的紐約。所以她隻能在這個小鎮裏麵待著,像大多數皮膚有顏色的人一樣在學校裏麵受氣,被人誤解是日本人。
直到有一天她在小鎮上看到一份招工,上麵明確的寫著招一個中文教師,中文必須標準,要是能寫中國字就更好了。這份招工對她來說是一個機會,不用每天回去以後洗一大堆的盤子,對她來說這也是一種幸福。所以她抱著忐忑的心情到了招工的地址,果然不出她所料,她被很容易的錄取了。
中文不是這個世界的主流,特別是在美國,除了中國人沒有哪個人會去故意學中文。所以她那口明顯帶著一些唐山鄉下口音的中國話,並沒有成為她找到工作的障礙。
她第一次來到這座古堡的時候,徹底地被震驚了。她從來不知道小鎮裏麵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很典型的歐式古堡,還有充滿花香的玫瑰園。一下子她就愛上了這個地方,對於她這種每天都做夢有一個美好前途的新美國人來說,這裏無疑是天堂。
特別是這裏的主人們都是一些好客的人,他們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貴族氣息。文雅的談吐,彬彬有禮的態度,讓她更是覺得自己就算不是到了天堂,也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她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每天早上的時候交主人家的四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學中文,和講一些中國人的習俗。比如筷子的使用,握手的禮儀之類的。這份工作異常的輕鬆,薪水卻異常的高。一個月近800美元的收入,讓自己開飯館的父母是一陣吃驚。800美元這可是飯館一個月多的收入,而且父母的飯館無疑是整個小鎮最受歡迎的飯館之一。為此自己的父親還專程來古堡看了一下,主人家的修養讓自己有些古板的父親不住的點頭稱好,回來後對張鈺說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
張鈺也知道這次機會對她很重要,為此她還在圖書館中翻閱了一些關於中國南部一個叫江西平實裏的一個小鎮的資料。她發現他們對於那裏是最敢興趣的。
日子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很平靜。直到上個月忽然變了,他們家的大兒子韋斯利忽然外出。這讓張鈺整整一個月都沒有機會來授課,雖然他們每個月的薪水照付,可是張鈺忽然覺得一點都不踏實。
可是今天她很高心,韋斯利又回來了,像往常一樣他在清晨的時候在古堡最頂端開滿窗戶的地方彈鋼琴,一切都恢複了原樣。這讓她很欣慰,她並沒有被這個家庭給拋棄。
“怎麼,我弟弟回來了,你很高興嗎?”
一個有著純金色頭發的少女,站在張鈺邊上有些懶散的說道。她是這個家庭裏麵唯一的異類,一身古怪的打扮,聽說是西部一些城市中很流行的打扮。她說話也很沒有禮貌,跟這個家族有一種格格不入的味道。不過她中國話卻說得很好,不過卻有些南方話的古怪發音。張鈺每次見到她的時候都很緊張,畢竟自己的發音也不是很準。她倒是從來沒有為難過張鈺,主要的原因是她不怎麼在家,聽說是到西部去了。那是一個混亂的地方,聽父親說,那裏死人就像是山裏死動物似的。怪不得,張鈺總是覺得她身上有種淡淡地血腥味,不像少爺韋斯利一樣一身幹淨單純的氣質。
“簡小姐,您好。”張鈺趕緊站起來對這個金色頭發的大小姐打了一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