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笑傲江湖(1 / 3)

李塵逸逃到山崖盡頭,看了一眼山崖下麵的黃河,苦笑了一聲,回轉過身來,麵對圍過來的眾人,大喝一聲,道:“你們且住!”聞俊人距李塵逸約一丈遠近站住腳步,向空中一舉長劍,示意眾人停下,道:“李塵逸,你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現在還有何話說?”李塵逸哈哈大笑,道:“聞俊人,你也是個人物,今天你帶了幾乎半個江湖的好手圍攻於我,看來你的功勞不小!小爺勝不了你了,但可我告訴你,你也不要太過得意,隻要小爺有三寸氣在,你聞俊人就有難過的日子。”聞俊人大笑了一聲,道:“李塵逸,我聞俊人不是嚇大的,別說你現在無有活命的機會,就是你完好如初,聞爺爺也要將你碎屍萬段,為江湖上受你殘害的朋友報仇!”

到了這種地步,李塵逸早將生死忘到了九霄雲外,他望著聞俊人等眾人,大聲笑道:“聞俊人,小爺認栽!但可是小爺不會命喪你們這些小人的手裏,你們也休想得到小爺的大好頭顱!”說罷,將手中斬魔寶刀用盡全身力氣向前一拋,直砍向聞俊人,然後一聲長嚎,嚎聲直貫九霄,叫道:“父皇,永別了!”隨著叫聲,他湧身向後躍出,飛墜山崖。

秦懷玉、聞俊人大叫一聲,一齊衝向崖頭,隻見李塵逸已飛墜黃河之中。二人見此處地勢如此險惡,就是神仙掉下去,也難保性命,李塵逸要是能不死,那得有天大的照化。聞俊人向山崖下看了半天,轉回身來,歎了一口氣,道:“為了這麼個小子,半個江湖都出動了,使出了各種手段,死傷了眾多朋友,僅將他逼個跳落山崖,唉!”他長歎一口氣,突然張嘴噴出一口鮮血,倒在地上。秦懷玉不屑地看了聞俊人一眼,揮長槍大聲叫道:“兒郎們,收兵!”

李世民禦駕親征高麗國,大勝還朝。魏王李泰得到消息,率滿朝文武迎出十裏。李世民看到迎接自己的隊伍如此龐大,聯想到此次征東戰績輝煌,不由意氣風發,催馬飛奔出眾侍衛護駕行列,躍馬揚鞭,縱聲大笑。

李泰與百官跪拜地上,高呼萬歲。李世民飛身下馬,叫聲平身,親手扶起了魏王李泰。在眾文臣武將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回宮還朝進長安。

進宮安頓好了一切事項,李世民突然覺得身邊象是缺了點什麼,仔細想想,突然心中一閃,想了起來:“回宮至現在,未見到義子李塵逸。”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絲不詳的感覺,急忙叫了一聲,道:“來人!給我傳神武王。”

一名內侍上前一步,側身在李世民耳邊,低聲道:“皇上,神武王現在無法傳到,他已不在京城了。”李世民聞言一驚,急忙問道:“怎麼回事?逸兒他出了什麼事?”內侍道:“皇上,內宮中隻聽到一點消息,說神武王意圖謀反,被追殺出長安城外,據說是屍骨無存。”

李世民聞言,眼睛瞪得老大,怔在當場,半晌說不出話來,突然大叫了一聲,往後便倒,昏在地上。眾內侍一見皇上昏在地上,嚇得大聲叫喊,七手八腳將李世民抬到龍床之上,急忙施救。秦懷玉聞訊,急奔進來,見到那個內侍,揚手一個大嘴巴,差點將他打死過去,一把抓住他的衣領,急問道:“你他奶奶的跟皇上說了些什麼?”內侍怕極了,掙紮著道:“也沒說什麼,皇上問神武王的事,我和皇上實說了……”正在這時,李世民長出了一口氣,醒了過來。秦懷玉跳到龍床邊,急問道:“皇上,你怎麼樣了?”李世民醒來,雙眼流淚,雙手顫抖著指向門外,對秦懷玉道:“懷玉,你……你快去尋我的逸兒來!”秦懷玉道:“皇上,你先別急,待臣去將此事查明,再向皇上稟報。”李世民急得坐起身來,道:“你快去查來!”秦懷玉答應一聲,匆匆向宮外走去。

秦懷玉找到程知節、尉遲敬德,將此事一說,二人也急了起來,派人四處打探,他們三人也通過各種關係,查訪此事。終於將李塵逸被圍追,跳山崖自盡之事查得一清二楚。三人一同來到宮中,向李世民一五一十的稟報個詳細。李世民聽了三人的稟報,怔怔的坐在床上,雙眼隻是流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三人見皇上如此,知道李世民是有苦說不出來,便一同告辭出宮,好讓李世民靜下心神,不受太大的傷害。

李世民從此大病不起,禦醫百般調治,不見好轉,急得宮內宮外一片荒亂,更有善拍者,在宮中跑來竄去象是天塌地陷模樣。過了足有二十餘天,李世民才漸見康複。這一天,他尋一個機會,將李泰叫到禦書房,狠狠訓斥一頓,然後傳旨,撤去李泰宮內外所司之職,閉門思過。

魏征、長孫無忌、房玄齡等重臣聞訊,一齊進宮,與李世民爭議,力諫李世民不可將魏王職司廢除,李世民堅決不聽眾臣所諫,魏征起身,問李世民何以突然有此舉措,李世民搖頭不答,氣得魏征等人拜別出宮,另尋對策。

又過了幾天,李世民身體康健如初,傳下聖旨,要禦林軍、宮內侍衛擺下鑾駕,禦駕親到黃河祭典還願。

皇帝禦駕出巡,事情非同小可,長孫無忌等聞訊大吃一驚,結伴進宮諫阻。李世民大怒,直斥眾臣,道:“爾等一見孤要出宮,便百加阻攔,這次孤大病得愈,有神靈托夢,自有黃河之神相助與孤,因而孤到黃河祭典,有何不可?”魏征上前施禮道:“皇上,神靈之事,隻是傳聞,不可視為實事,皇上應以江山社稷為重,不可輕離皇城。”李世民大怒離案,道:“好!孤且問你,東征高麗之時,孤並不想親率大軍,你們說以江山社稷為重,勸孤親征,等孤禦駕親征遼東,你們在朝中眼睜睜看著我的逸兒被人誣陷,使孤痛失愛子,我大唐失去一個棟梁之材,你們以孤的江山社稷為重了嗎?此事孤不想追究,不問你們的罪,也就罷了,你們現在又拿江山社稷來難為孤,你們就不覺得心中有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