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的茫茫宇宙之中存在過神明,他們在星河中守護著身下大陸的平安祥和。這些神也並不是不老不死的,他們其實是靠著人們供奉的煙火和信仰而存在的。從前的人們很喜歡做夢,一切不能用常理來解釋的東西都用夢境的觀點來解釋。人們都一直認為著神是存在的。隻是他們看不到摸不著,但是也會在天河之中默默地守護著他們。其實他們錯了,那些被人們所信仰的神明也錯了。在伊甸的星河之中,沒有任何一個神或者是人類知道維持著這宇宙亙古不變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真正的神的遺物——孽雲書。與其說它是一本書,不如說它就是這個世界的核心,宇宙運轉的力量源泉。而它,是由夢編織而成的。在它的上麵,記錄著所有的人和神的生命旅程。每當一個生命走到終點時,那書上的一頁就會脫落,飄落到伊甸星河之中,然後逐漸的消失在渺茫的星河中。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沒有夢的,一個失去了夢的人的名字就會在孽雲書上被清除,並剝奪生的權利。他們的靈魂會從大地之上飄到伊甸,被強製受命為人們口中所謂的“神”。他們的生命旅途再次重新開始。可人們不知道,他們所羨慕、所供奉的神,其實是痛苦的。他們不能做夢,不能入睡,不能進入人們的生活,沒有自由,被強製禁身在伊甸之中,直到他們的生命再次結束。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一步一步向前,人性在複雜的關係中發酵、腐敗,因此常年心事重重。很少再有人像從前一樣悠哉地在白日裏觀賞百鳥、山河;也很少有人像從前一樣站在黑夜中仰望星河祈求神明的祝福。人們不再信奉神明,都隻是變得信奉自己,為了一己私欲勾心鬥角,人心變得不再純淨。那些遍布在世界各地的用來供奉神明的神廟因煙火稀少而逐漸失去色彩被人遺忘。說起來真是可憐至極。那些伊甸之中的神們因為沒有了煙火的供奉而逐漸被從孽雲書上除名。這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極其痛苦。他們第二次的死亡把不再是從前安穩的死去,而是從身體裏麵由內而外的潰散。即使是失去了五髒六腑,他們也不會死去,知道最後一抹肉體的殘片徹底消散後,才會死去。他們的死亡意味著他們所維護著的人界會逐漸被噩夢侵襲、吞噬、崩潰,然後文明徹底毀滅。與此同時孽雲書會重新換上新的扉頁,開始世界又一次從興盛到毀滅再到重組的過程。有些神明不甘就這樣被毀滅,他們努力掙紮,想要掙脫與孽雲書的聯係。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他們心灰意冷,縱使活著,也不再守護人類文明。這樣的他們就這樣,隨著日積月累的積攢,怨氣日益加重。腐蝕著伊甸的星輝,也腐蝕著孽雲書。孽雲書就這樣一頁一頁的潰散。無論是人的命格還是神的命格都隨著孽雲書的潰散而消失。人界裏每天都會有很多人無緣無故的死去,死相極其難看。對於如今擁有高級文明的人類社會而言,這無疑是個災難。他們人心惶惶地看著自己身邊的人接連著、沒有緣由的去世。他們生怕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斷了氣,於是很慌忙的在籌集一些能夠保命的東西。畢竟,命是自己的。別人的死活與自己無關,哪怕是至親至愛的人。隻要自己還活著,那就一切都好,無所謂其他人。當然,這世界之中沒有絕對的絕望。在擁有高級文明的人類社會之中,有一類人,他們依然信奉著神靈。在如此當務之急,他們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新的稱號——繪夢者。孽雲書是由夢編織而成,而繪夢者就是人類社會與伊甸星河聯結的紐帶。孽雲書雖然能潰散,但是它也能夠重鑄。可現在的世界真的是亂了。那些當初痛苦死去的神因為執念太深,再加上伊甸星河的星輝逐漸熄滅,惡念叢生,讓他們再度重獲新生。這一次,他們不再被記錄在孽雲書中,他們是這個世界之外的存在——劫難。人們在這無盡的時間長河之中過得如此安然無恙,不光得益於這些曾經的守護神靈,還得益於伊甸星河之中的星輝。這些星輝名為——除垢。顧名思義,它們能夠淨化心中的惡念,讓心火長明。“劫難”們,不受世界法則的製約,可以隨意下凡到人界。但因為“除垢”還在,它們還不能在人界造次。可是時間不多了。剩下的就交給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和最後的“繪夢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