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二蘇同喜花燭夜(1 / 2)

是日,黃昏掌燈時分,子瞻縱馬進了眉山城,直馳往家中,一進門,就見到了愁眉苦臉的子由。

子瞻把馬繩遞給來接的福伯,戲問子由:“子由與我一別數月,人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難道你我手足之情竟是‘相逢愁眉苦臉’麼?”

聽了子瞻的打趣,子由的臉色絲毫沒有改變,依舊形同皺菊,就地坐在石階上,開口道:“哥哥有所不知,哥哥到秋黃時節便能覓得意中人,卻不知我竟要與哥哥同期。”

“此乃大喜之事,你卻為何這副樣子?”子瞻一臉不解。

“哥哥可知,我此前從未聽過那女子名姓,更不知曉她是何模樣,品性如何!”子由言罷唉聲歎氣起來。

子瞻將他一把拉了起來,開口勸慰:“子由何至於此,自古講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他人,你我兄弟二人,誌在滄海,怎可入俗?你若是不能安心,自可前去打探,父親母親這頭,我幫你襯著便是。”

“哥哥此言當真?”子由轉臉一喜,雙目炯炯有神地盯著子瞻。

子瞻笑著拍了拍子由肩膀,笑道:“手足之情,豈有戲言,快隨我進屋,我淨顧著與你言語,可還未見過父親母親。”

二人進屋見過了蘇洵、程氏,好一番家長裏短,噓寒問暖,毋需多提。

祭拜三姊那日,是個陰雨綿綿的天,子瞻朝墳頭撒下一把黃紙時,又悲從心來,忽覺如今這女子,竟如浮萍,又忿然程家對自己三姊此般磨難,胸中又悲又憤!

卻說王弗,自那夜月下與子瞻顧麵而言後,又已知曉婚事,心頭既有絲絲期待,又有隱隱擔憂。

期待的自不必說,覓得如意郎君誰不期待,而所擔憂之事正是因為這郎君太如意。

她素來聽聞子瞻的少年才名,數月以來,也見了真真實實,正是因為如此,她反而有些自卑起來,心頭不免覺得這一顆即將冉冉升起的明星,自己無法駕馭。

這一日,子瞻正在書房津津有味地讀那新五代史,子由突然衝了進來,眉開眼笑地說:“哥哥哥哥,我已偷偷地去瞧過啦!”

看他這副模樣,子瞻不用問也知道了即將進門的新娘子定是合他心意。

逝者如斯,時間勝梭魚,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又金黃了稻穗,轉眼,兄弟二人的婚期已近在眉梢。

雖說蘇、王兩家早已通了氣,但該行的流程可免不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六禮完了五禮,隻待明日黃昏時分,兄弟二人各自去迎親,六禮才算完結。當晚,二人早早地便睡了,養精蓄銳以待明日起早。

次日一早,各騎俊馬,胸掛紅綢大花,帶上隊伍,出城一南一北,各領各隊一路吹打而去。

直至黃昏,眉山城外,行來兩支吹打的隊伍,正是子瞻子由騎著高頭大馬領頭,兄弟倆同時而去又同時而歸。

進了城,嗩呐的喜調直吹得整座眉山城處處可聞,沿街一路撒花布喜,一路街民紛紛道喜叫好。

蘇家在眉山城素來與人交好,子瞻子由兄弟倆對街坊鄰居曆來謙虛有禮,街民們見蘇家兩位一表人才的公子同喜,都恭賀起這一樁雙喜臨門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