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小說名:大清淩妃傳

作者:敘華

成親

被迎娶進雍親王府的時候我十三歲,天真爛漫。胤禛是我的丈夫。而我是他的第三位側福晉,我叫鈕祜祿淩雲。

算命的先生在我周歲的時候說,這個女孩後日必當淩雲直上,貴不可言。於是父親取名給我叫淩雲。自幼便同兄弟們一起讀書識字,我聰敏過人,過目不忘,出於幾位兄弟之上,父親很是為我得意。

皇上已經快六十歲,已經是風燭殘年,傳位於哪位皇子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大皇子出身低微,二皇子為皇後所生,繈褓中已經被立為太子,然而太子生性懦弱,皇帝對他極為失望不滿,曾一度因罪被廢,雖又複被立為太子,然而太子之位已經是岌岌可危。胤禛是四皇子,才幹優長,做事雷厲風行,毫不手軟,在眾臣中也頗有聲望。又有八皇子,禮賢下士,仁德博愛,素有“賢王”美稱,但是皇上最喜歡的卻不是他,而是十四皇子胤禵。胤禛,胤禵為一母同胞的兄弟,胤禵風神俊朗,機智靈敏,一向最為皇帝所寵愛。

朝中的大臣分為三派,一派是正統派,擁護皇太子繼承皇位,胤禛也屬這一派,然而卻也對皇位野心勃勃;另一派主張擁立八皇子,然而八皇子不為皇帝所喜,屢屢遭斥;還有一派,也是勢力最強的一派,擁立十四皇子胤禵。

父親其時已經是工部侍郎,手中握有實權,成為三位皇子相互競爭的對象。父親也曾為到底支持誰而彷徨了很久。終於一件事使得父親下定決心支持胤禛。起因是這樣的。

康熙四十七年,黃河泛濫成災,朝廷放下賑災糧款卻被貪汙一空,一時間,受災之地餓殍遍野。於是就有禦史楊鼎忠上折子彈劾,皇帝震怒,命胤禛與十三皇子胤祥查明此事,並籌款賑災。胤禛到任後,立刻雷厲風行的查辦起來。此案牽連甚廣,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大小官員一百三十多人同流合汙,證據確鑿,首犯劉玉棠俯首認罪,被處以斬首,其餘大小官員或被斬首,或被抄家,或被流放,或被罷飿。案子處理過後,胤禛上書稱工部侍郎淩柱兢兢業業,克己奉公,舉薦他出任工部尚書。皇帝於是應允,升父親為工部尚書。父親因此對胤禛感恩戴德,第二天就站到了支持胤禛的隊伍中,並將我嫁給胤禛做側福晉。

胤禛已經有一位正室福晉,兩位側福晉。正室福晉烏喇那拉氏,是內大臣費揚古之女。容貌秀麗,舉止端莊,自垂髫之年即嫁於胤禛,雖說相敬如賓,然而胤禛並不很寵愛她,因為她嚴肅有餘,情趣不足,胤禛年紀又輕,所以另納了兩位側福晉。

年氏是巡撫遐齡之女,原本是胤禛府的包衣奴才。年氏身材修長,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又頗有心機,對胤禛的喜好掌握的一清二楚,故而最得胤禛的寵愛,王府上下無人敢掖其鋒。

耿氏娘家雖然也是小肥小說論壇,遠不如其他兩位福晉那般顯赫,故而為人也十分的低調。然而溫柔婉約,細心體貼,故而胤禛對她也是十分的鍾愛,並沒有因為她出身微寒而對她有半分的輕賤。

出嫁的那天,母親囑咐了我很多話,大抵是“一入候門深似海”之類的,要我處處留意,步步小心。

父親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凝視了我片刻,道:“以後就看你自己了!父母幫不了你,榮辱皆在自身。”

就這樣我上了轎子,一路吹吹打打的到了雍親王府。婚禮的儀式是繁雜的,然而卻又有諸多的講究。我也記不了那麼多,隻是象個木偶一樣聽喜娘在耳邊吩咐,然後就照著她的話做。頭上頂著十幾斤重的鳳冠,壓得我整個人都暈暈的。若不是一直都有人扶著,怕是會一跤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