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門陣法(1 / 2)

連綿的賀蘭山脈在烈日的烘烤下,泛起陣陣熱浪。一隊人艱難的順著一處山脊緩緩前行,走在最前麵的少年與整個隊伍拉開十幾米的距離。一身迷彩裝束,背著巨大的野外旅行包頂著戴遮陽帽,下巴依稀可見的胡樁表明他年紀不會太大,手裏正端著羅盤,時不時埋頭看上一眼。身後的幾人與他的裝束接近,年齡相差無幾。隊伍中間一位長者在年輕男女攙扶下前進,三名壯漢全副武裝走在最後,時刻保持著警惕。

一位年長者張開幹裂的嘴唇對著攙扶自己的少女說:“嬌嬌,你上去告訴周成,讓大家先休息一下。”說完便擰開水壺蓋。

名叫盧嬌嬌的少女應了聲“好的”便疾步向領頭的青年走去。另一側的年輕男子放下背包給劉教授當了坐墊,然後喊道:“大家原地休息。”

“喂,周成……劉教授叫你先停下,讓大家休息一會兒。”盧嬌嬌小跑著,略帶喘息的喊道。

周成繼續轉動著羅盤應了聲“我聽見了。”

盧嬌嬌來到他跟前,看著他手中的羅盤喘息道:“這……這東西真能找到古遺跡?”

周成瞟了她一眼埋頭道:“古人傳下來的東西即使沒有科學依據和實際的效用,但古人用此法弄出來的東西,後人就能用此法把它破解出來。”

盧嬌嬌一手環於胸前一手托著下巴思索著周成的一番話後。心裏認同,嘴裏卻是不服:“你這話還挺有哲理性啊,當道士去啊,考什麼考古!”

周成抬頭看向遠方喃喃道:“關你屁事。”

“你說啥!”盧嬌嬌瞪大眼睛看著周成。周成沉默不語。

上大二的周成選擇修雙學科,主修專業是地質學,選修考古。跟著學校的社會實踐小組來到賀蘭山。學校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畢業前積攢一些考古工作經驗,從而能在畢業後更好更快的適應有關工作,為何選擇這裏,究其原因是西夏皇陵以及周圍的陪葬墓穴早已被破壞的麵目全非,一般情況下不會再有重大出土發現,而作為選修科目的周成能參與其中,是因為劉教授在一次不經意的辯論教學中發現他懂風水之術。

當隊伍踏上賀蘭山脈時,周成發現羅盤指針有異象,於是便給劉教授看,最後眾人便踏上了此處的山脊。

賀蘭山,西夏皇陵所在。西夏存在了一百八十九年。加上被追諡的兩位君主,總共十二帝,但卻隻有九座帝陵。後期三位君主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及末帝李晛的陵墓至今尚未找到,史料記載當時西夏最後三位君主當政時期治腐敗、外交失策、經濟凋敝,西夏已經沒有能力再為君主修建陵墓,寥寥數筆帶過。

周成卻不這麼想,除去末帝李晛是投降後被蒙古人所殺,其他兩位君主難道真的沒有陵寢?即使沒有帝王規格的陵墓,總應該有墳包吧!難道修不起帝王規格的陵寢就學蒙古人那樣把遺體喂狼了?有點可笑。

周成默默搬弄著羅盤,盧嬌嬌見他不說話便雙手叉腰看著他轉羅盤。隨後周成端著羅盤來到劉教授身邊:“教授,前麵應該有東西,我看不明白是什麼。”

在周成的攙扶下劉教授站起身,來到較高的山坡。觀察著周成所指的山坳,半晌後指著山脊說:“不錯,脊為龍脈,順著山勢延伸,遇玄武而磅礴,左右分別盤青龍臥白虎……走,過去看看。”

周成扶著劉教授走下高處,大喊一聲“出發了!”

眾人便起身,背上各自的包再次沿著山脊向山坳出發。走了大約十幾分鍾便來到山脊的盡頭,此處是山巔,從此往下看去去,便見一個約莫足足球場大小的盆地,四麵環山,既沒有缺口聚氣也沒有河流小溪納水,中心卻突兀的矗立著石柱圍成圓陣。這種布局絕對不會有陵墓。如果說玄武、青龍、白虎還算勉強及格,但這朱雀位卻是一點邊都沾不上。

“下去看看。”劉教授指著一處是路非路,爬滿藤蔓的小徑說道。

沿小徑下探十來米,便有人喊道:“這裏有石窟佛像!”

周成循聲看去,在一處爬滿樹藤的岩壁上露出一尊雕像,雕像有半米多高,頭頂蓮帽,麵目猙獰,衣飾簡略,坦胸露乳。手裏握住一塊六棱切麵的長條石,跪坐與土石中。

“這不是佛像,看外貌像是西夏武士,隻是手裏拿的是什麼東西……”劉教授走近石像,給眾人科普道。

盧嬌嬌也跟著湊到雕像前,在說話間便伸手去摸石像手裏的東西:“教授這石頭能動。”

“別動!”周成大喊,眾人皆被嚇一跳,側身看向他。

盧嬌嬌轉身看向他喊道:“你幹嘛呢?嚇死人不用償命是吧!別以為……”

劉教授打斷了還想說話的盧嬌嬌道:“周成說的沒錯,在沒弄清楚這裏的情況前,都別亂動。我們先到下麵去看看。”說著就示意周成在前麵帶路。

盧嬌嬌落在隊伍最後,生著悶氣呢喃道:“你叫別動就別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