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算命道人(1 / 2)

天朝末年,國力已由盛轉衰,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內憂:官員貪贓枉法,庸俗之輩占據高位,冗員殘害百姓,士林凋蕪,異教揭竿而起,旱災蝗災頻發。外患:強寇壓境,擾亂朝綱,外教邪說充斥,鴉片禍害民生。社稷被強寇瓜分,種種不平等之事在大地頻繁發生;強寇勾結各門各派,掀起一場場慘無人道天災人禍。

在天朝南方,有一座堅固的城池,四周坐落著大大小小的村落,如眾星拱月一般圍繞著中央這座城池。這座堅固的城池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而每個城門都各有士兵把守。清明之日,隻見各個道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燒香祭祖,賜福保平安。

在東邊的一條道路上,隻見一位左手持幡,右手搖鈴鐺的道人徐徐的朝著城池而來,口中念念有詞作歌:“清明時節雨紛紛,雨潤紅姿嬌且嫩。因禍得福全知曉,掐指一算半邊仙。丙火生人性太剛,能服軟來不服強,來了脾氣賽猛虎,消了脾氣似綿羊。能忍柔和沒學會,不溜虛來不捧上。火多生人脾氣強,上來脾氣要嘈嘈,太歲麵前也敢鬧,刀山火海也敢闖。金多生人壓是非。。。。。。”

道路上的行人看到這個道人雖然衣裝整潔,頭挽單髻,行走如狼式,但是行為卻瘋瘋癲癲,說起話來又癡癡傻傻的,看著就令人討厭不已,厭煩難耐;像躲瘟疫一般,退避三舍的躲避著對方,並交頭接耳朝著道人指指點點、嘲笑諷刺與暗罵。

當這道人來到這城門之下,看著腳下十米寬的護城河,而河的上方則有一座吊橋,用來出入城池;仰望中央匾額題“湘城”二字,看著拔地而起的城牆有三十米高,固若金湯,左右望不到邊。而城門的正上方則坐落一座飛梁畫棟、威嚴聳立的城樓,跟城牆相連接,上麵時不時的有手執兵刃士兵走動巡邏。這道人踏過吊橋,徐徐的來至城門口,看著左右兩邊各站立三三兩兩的士兵,而城門的左右兩邊各張貼著數張青黃不一的告示。

道人看著城牆左邊張貼的告示,外麵站立三三兩兩的居民圍觀,伸長脖子一看,上都寫著一些朝廷的旨意、政策之類的事情。而來至右邊,圍滿看熱鬧的居民,一看,這些告示都是一些懸賞通緝犯的告示,上麵還繪畫有所通緝犯的體征外貌,講解著其人種種瑣事。道人正要踏進城內,忽然看到一位走卒左手執一卷紙,右手提一桶漿糊,來至右邊的城牆之下,然後將一張發黃的告示上麵塗滿漿糊,將手中的那卷紙張貼在其上,粘好離開。

道人本不想理會這告示都寫著什麼,正要離開之時,一聲蒼老的聲音從人群傳來:“懸賞通緝作亂犯上聖蓮教首腦劉之協、宋之清,男性,年齡四十歲左右。倆人乃是邪教的餘孽之賊,擾亂社稷,破壞蒼生,打著‘紅陽(現在)劫盡,白陽(未來)當興’到處招搖闖騙,妖言惑眾,蠱惑世人。此二賊在湘城和豫城一帶遊走途說,歪曲事實真相,肆意挑撥官民、社稷和諧,製造混亂。若有提供二人行蹤賞金百兩,擒獲或殺滅二人中的一人,賞千金,封官加爵。本知府鄭重承諾。。。。。。”

“都滾一邊去,讓俺看看是什麼懸賞告示?”那蒼老的聲音正繼續念之時,忽然被一雄厚的聲音打斷。

道人回首一看,隻見一位膀大腰圓,肥頭大耳,一身的橫肉和油膩,暴露上身疙瘩肌肉的人推三阻四的將圍觀的居民推開,其身後還跟著三三兩兩的小嘍囉,一擁擠入人群當中。而周圍圍觀的居民看到對方,好似看到瘟疫一般,連忙的讓開道路,避之不及。當其瞪大雙眼看著告示之時,除了能夠認清告示上麵所繪畫的倆人頭像之外,下麵的蠅頭小字則是認不得一二。

這夥人認不得上麵所寫的什麼,又看到旁邊一位衣衫整齊的老學究要離開,怪聲嬉笑,伸手一扯,硬生生的扯住對方衣領將其拉之身前,齜牙咧嘴的喊道:“快將告示念給俺們聽,否則就吃俺一拳頭。”

“我說,我說。告示上麵寫著‘懸賞通緝作亂犯上聖蓮教首腦劉之協、宋之清,男性,年齡四十歲左右。倆人乃是邪教的餘孽。。。。。。’”老學究蒼老的聲音斷斷續續的為這夥人講解著,時不時的還為這夥人翻譯著其中難解之處。

道人看到這夥人像是這帶的地痞無賴,本要上前阻攔,但是想到“強龍不壓地頭蛇”就放棄了正義的念頭。而反觀城門左右的士兵們,則是視而不見,裝作沒有看到對方似的,依舊站在那兒嬉笑聊天,好似沒有聽到、看到對方的一般。道人搖了搖頭,看到一個士兵坐在椅子上打哈哈,眯著眼睛在曬太陽。道人歎口氣,踏步朝著城門而去,耳邊時不時的還回響著老學究的隻言片語。

這道人剛踏進城門口一刻,忽然身前有一個執紅纓槍的士兵張開雙臂,攔在自己的身前。道人朝著對方上下一陣打量,打稽首,問道:“長官攔住在下,所為何事?”

那士兵朝著對方一陣打量,冷哼了一聲,歪著脖子,大眼翻小眼,撇著嘴,不屑一顧的嚷道:“朝廷頒發的旨意,你這個道士難道沒有看到嗎?朝廷規定:凡是旁門左道的僧陀、道士,一律不得進入城池。快快滾一邊,別在這兒礙手礙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