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駐該地的軍隊人員死傷:九千六百五十人。
8月9日,上午十一時許。
B29飛機兩架,飛臨日本長崎市上空,投下了第二個“胖男孩”。摧毀該地區工業68.3%,死傷各數萬人。
在日本投下的那兩枚原子彈的當量各為二萬噸級梯恩梯炸藥的威力,相當於一噸級普通炸彈三萬三千枚的裝藥量。日本戰時生產梯恩梯炸藥的能力,最高年份為三萬多噸。那兩個原子彈的當量,比日本一年生產的炸藥總當量還大。
日本上上下下,對美國施行的核打擊力量,感到大驚失色。
8月9日,夜。
日本召開禦前會議。天皇決走:“鑒於彼我戰力懸殊,縱繼續戰爭,徒使無辜塗炭,文化摧毀,導致國家滅亡,尤其原子彈的出現,後果不堪設想。為此,朕決定結束戰爭。”
翌日,日本向全世界廣播,向美、中、英、蘇四國投降。
8月9日。
斯大林實在無法再等待同蔣介石簽訂《友好同盟》之後才出兵了,遂命令部隊向滿洲裏進攻。同日,出動飛機,分別到齊齊哈爾、佳木斯、哈爾濱、牡丹江、長春、吉林、沈陽等城市上空光顧一趟,分別扔了幾個炸彈。
日軍本來就無力守衛滿洲,一直讓其唱空城計的,於是在蘇軍進攻的當天,統帥部便決定放棄滿洲。
8月10日至11日,向滿洲裏方向進攻的蘇軍僅前進到海拉爾附近。隻有進到滿洲西麵的一股蘇軍,才以每日約百裏的速度向東南推進。
在滿東北線上,蘇軍僅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那邊打了些炮彈到中國的土地上,算是參戰了。
日軍認為,蘇軍隻是在國境線上打炮試探,生怕與關東軍硬打。由於日本天皇已經宣布投降,所以,蘇軍事實上是以戰勝國身份進入東北全境,接受關東軍的投降。
8月14日。
在蘇軍已經進入中國東北六天後,蔣介石生怕其再繼續南下,隻得急電在莫斯科的談判代表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上簽了字。
十
8月10日。
日本投降的消息已在中國各地傳開。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再也按納不住心頭的激動,紛紛奔走相告,盡情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10日晚上,重慶、成都、昆明、貴陽、西安、延安等地,大街小巷,鑼鼓齊嗚,徹夜狂歡,鞭炮放過的紙屑,在地上竟積了厚厚一層。
億萬軍民狂歡縱舞,神州大地歡聲雷動。
日軍投降前,蔣介石曾以最高統帥部名義嚴令前線各部隊保持穩定,密切注視當麵之敵的動向。但是長江兩岸各戰區、各部隊廣大官兵,無法壓抑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所掀起的浪潮,紛紛從戰壕工事裏一躍而起,舉槍狂呼。有的官兵違令燃放鞭炮,有的朝天射擊……
第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將軍,掛上一麵小皮鼓,帶頭離開了自己的指揮所,衝上街頭,與千千萬萬的軍民一起遊行歡呼,艱難的曆程和勝利的衝動,使這位將軍完全忘記了自己顯赫的身份,竟象孩子似地在人流中,一邊打鼓扭秧歌,一邊號陶痛哭,八年中打得太慘啦!無數將士為之捐軀,甚至前任總司令張自忠上將也戰死疆場,以身殉國。撫今思昔,他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
8月15日,上午十時,重慶。
蔣介石發表題為“抗戰勝利對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廣播演說”。他說:
“我們的抗戰,在今天獲得了勝利。正義戰勝強權,在這裏得到了最後證明。我要告訴全世界的人們和我國的同胞,相信這個戰爭是世界上文明國家所參加的最後一次戰爭,我們所受到的淩辱和恥辱,非筆墨和語言所能罄述。但是,如果這個戰爭能夠成為人類曆史上的最後戰爭,那麼對於淩辱和恥辱的代價的大小和收獲的遲早,是無須加以比較的。”
“我們相信今後地無分東西,人不論膚色,所有的人們都一定像一家人一樣親密地攜手合作。這個戰爭的結束,必然會使人類發揚互諒互敬精神,樹立相互信賴的關係。”
接著,蔣介石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中國最高統帥的架子,要求中國軍民應以恕道精神,對待已放下武器的日本人:
“中國同胞們須知,‘不念舊惡’和‘與人為善,是我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到今天一貫地隻識黷武的日本軍閥為敵,而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
“我們更不可以對敵國的無辜人民加以汙辱,我們隻有對他們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和罪惡。我們必須切記,如果以暴行答複敵人以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複他們以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將成為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