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喘著氣,林楓有些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林楓趕緊翻開《心得與經驗》,看是否有介紹,果然找了一會兒就找到了,上麵寫道:修習天眼快成之時,眉心會有灼熱感,且伴隨著身體不適的感覺,如若有像頭痛,嘔吐的征兆不需恐懼,這些是天眼快成的前兆,隻需再配合吐納法修習,很快就會天眼大成。出現以上情形記住心裏默念天眼口訣:天清地明,陰濁陽清,開我法眼,陰陽分明,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修成天眼後,如若想用天眼隻需閉上雙眼,心裏默念天眼口訣就可打開天眼,如若想關天眼隻需睜開眼睛即可,然。切記急切,以免急火攻心,以致走火入魔,後果將不可估量,修習時切記心正,意善!
吐納法,說來簡單,不過做起來也不簡單,也就是吐氣和納氣,其中的講究很多,莊子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元氣,達到養生長壽之目的。
道教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氣以生。葛洪《抱樸子》說:“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吐納術就是一種行氣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則可終生受益。
具體方法為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氣,用意咽入下丹田,以補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微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內功為本,外功兼修,加之堅持修習便可大成,如若無內功做基礎,外功再強也隻是徒勞,如果,內功修得好,對於修外功也有事半功倍的益處。氣是天地之靈,日月之精華,練好氣,也就內功,對於身體是百利無一害的。
林楓帶著激動之情又繼續打坐,快速平複心情,入定後,眼觀鼻,鼻觀心,意念集中於眉心,果然,那圖氣息,有了,細觀之下,隱約看得出那團氣就像一隻眼睛一樣,林楓又在心裏默念:天清地明,陰濁陽清,開我法眼,陰陽分明,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林楓念完口訣,眉心疼得厲害,趕緊睜開眼睛,五髒六腑都像是被刀鉸,他知道這是自己太心急,差點就急火攻心了。
也好在林楓趕緊收手的快,不然可能永遠都練不成天眼,且影響到後來修習其他法術。
不敢再嚐試,林楓稍微調整了一下,便躺下修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