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放下手裏的書本,放在小桌案上,然後打了盆清水洗了手臉,算是對它們的尊重,也表達了自己的誠心。
葉飛說了要懷著誠心去修習上麵的東西,說到誠心林楓以前雖然不信那些,不過簡單的禮儀還是懂些,農村怪事多,老一輩信鬼神的也多,林楓自然是見過一些。
每次村裏人做法事都是先洗手臉,算是淨身,然後上香,這似乎是個不變的規定。
洗過手臉後,林楓感覺頭腦清明之後,由於沒有香燭,所以隻得省去,規矩的坐在桌案前懷著敬意和誠心開始翻閱《道德經》。
裏麵有很多生澀難懂的地方,林楓開始有些看不懂,不過他相信有句話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古人既然這麼自然有他的道理,《道德經》內容不是很多,林楓決定先記下來,然後每天各看三遍,然後背誦三遍,不懂得地方終會理解。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星期,至於《道德經》裏的內容,林楓已能倒背如流,不懂得地方也少了很多。
通過這一個星期的研讀,林楓明顯感覺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變化,沒了浮躁,就算有時回想起那些以前讓自己憂愁的事,現在也能不受它們困擾,那些事情,隻會更加堅定林楓信念。
這一個星期,林楓每天早上起床後,先是研讀一遍《道德經》,然後進行一些體力訓練,晨跑半個小時,然後把以前爺爺教自己的軍體拳,擒拿,太極,還有各種東西溫習一遍,而且林楓發現了一個不同,以前練那些爺爺教的東西都隻是想著怎麼把動作打好,自從研讀了幾天《道德經》後,每招每式不僅可以輕鬆打出來,而且感覺頭腦清明,知道所打的招式,可以應付敵方的那些招式,還可以舉一反三,靈活的處理,這是讓林楓很意外的。
這一個星期,林楓的收獲也還不小,沒有再製作更多的圈套,還是那晚做的那些,不過幾乎每天都有收回一些獵物,可喜的是林楓還用那套野雞的陷阱套了一隻小白兔,林楓沒有吃掉它,反而是養了起來,每天找些東西來喂養它,也算是自娛自樂,原本一個人的無聊日子,一遍修習,一遍自己找樂子也還算過得充實。
林楓在小木屋外,製作了一個簡易的雞籠,野雞還是有五六隻,而且每天取一隻殺來吃,有時又套住一兩隻放入裏麵。不過,有一點倒是讓林楓有些頭痛,野雞在籠子裏麵就是不吃,不管給些什麼都不吃,一點都沒有家雞的那種乖巧,也許是野雞自由散亂的日子過慣了,不習慣不圈養。
因為每天還要去河邊挑水吃,所以林楓也沒有在小木屋附近挖個水塘喂魚的打算,每天挑水點一條魚回去也隻是順便的事。
沒了開始的孤獨和傷感,有了一份更加沉著冷靜的心態,林楓知道這是葉飛的功勞。
又過了一天,林楓覺得自己對於《道德經》的研讀已經差不多有些火候了,再次看了一遍後,林楓首先拿起了那本《心得與經驗》,開篇就寫道:鬼神論,自古有之,修道曾受世人所向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統一,很多東西被高層所禁止,談之為迷信,而真正的高層卻深信不疑,他們身邊往往招攬了許多真正的玄學高手。而世人苦於生計,很多人自稱大師的名義,裝神弄鬼欺騙世人錢財,真正的高手大師又不願沾染凡塵俗世,隱居修行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