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風波平息(1 / 2)

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還真準。給李漢三和小翠這兩口因給孩子取名而起的爭端主持公道的人是李希望,李希望可以冠冕堂皇地見到了兒子。

第一眼見到孩子的時候,李希望說不出的激動,又說不出的難過,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又不敢相認。

“讓大伯伯抱抱。”這是李希望第一次見到親生骨肉時說的一句話,但被小翠斷然拒絕。

李希望對小翠果斷的拒絕,沒有一絲的惱怒,反而笑嘻嘻地說:“大伯的手髒,不該抱。”

“希望,你得評評理,給兒子取名,哪個家庭不是男人取的?”站在一旁的李漢三早就不耐煩,沒好氣地說了出來。

“漢三,你這樣說話就不對了,孩子是夫妻共同的結晶,既不是你的,也不是小翠一人。”李希望點小翠的名時,特意看了一眼小翠,小翠抱著孩子,一臉漠然地坐在椅子上。

“給孩子取名,得商量著,不是誰說就算。”李希望繼續說道。

“我的孩子我說了算。”小翠接過李希望的話題回答。

“你說算也行,但也得取個中聽的名字,中國三億人口,查遍整個戶口本,也沒有一位名叫多餘。多餘,就是可要可不要,一聽起來就別扭……”

李希望也從李漢三滿腹牢騷中讀懂了小翠的心思,小翠之所以非要取李多餘這個名字,有三層意思,第一層,這個孩子對李漢三與她之間的確是多餘的,第二層,這個孩子對小翠來說也是多餘,第三層,小翠還在恨李希望。

雖然小翠平時嘴裏不說什麼,但心裏還是恨的,這一點兒,李希望今天很真實的意識和體會到了。

李希望對小翠給兒子取多餘這個名字,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也想順著李漢三的話意勸一勸小翠,改改主意,但一看到小翠那陰沉的臉,勸的想法隻在肚子裏翻騰了幾下,便深藏在心裏。

“李耳多好!”李漢三再一次的強調他心中所想的名字。

海南人有個習俗,給孩子起名,大多都是取著跟以前有成就的人相同,或是同音,寓意是非常明顯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能像前一輩有出息的人那樣,在社會上成為響當當地人或是有影響之人。

所以海南有不同的人取著相同的名這樣的事例不足為奇了。

李希望對於李漢三給兒子取李耳這樣名字,既不反對,也不讚同。

給人主持公道,挺難的,特別是給夫妻主持公道,難上加難。清官難斷家務事,說的就是這個理。

既然鬧到了村委會,李希望不想說也得說,李希望沉默了一會兒說:“我覺得,給兒子取名,不能隻憑父母的意願和喜好去信口胡來。這樣既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孩子以後的前途。最好的取名方法就是,根據孩子的生辰八字,按地格,天格,人格去算,這樣比較合理。”

李漢三聽了,頻頻點頭,小翠雖然依舊默不作聲,但臉上的陰沉的表情明顯變淡了。

這時一直小翠懷裏睡得香甜的嬰兒醒了過來,哇哇地啼哭了起來,兩隻握拳的小手在半空中胡亂揮舞著,頭在小翠的腋窩處摩擦著。

小翠轉過身,掀起衣服,喂起奶來。雖然背是對著兩位男人,但還是讓李希望有了一種意亂翩想的念頭一閃而過。

“漢三,小翠給孩子的名也沒有錯,你想,哪位當母親的不想兒子有好的前途,小翠的多餘可不是你腦海裏的不想要的多餘。小翠的多餘可是啥都是餘的,餘得越多,生活越是舒心。小翠,你說是不是?”

小翠喂飽了孩子,把衣服放了下來,轉過頭看了一眼李希望,意味深長地說:“餘得好。”

小翠的言外之意,李希望不是不明白,但李希望還是打著馬虎眼順著小翠說:“餘得好!餘得好!”

這一下,一心想讓李希望替他主持公道的李漢三犯迷糊了,他不明白,李希望到底怎麼了,剛才還大道理一翻,怎麼突然又改口說是,餘得好!

“就叫李餘吧,現在年輕人都興叫兩字。”李希望在李漢三犯迷糊的時候,突然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