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回家,街坊鄰居中不時有人隔空對她喊話。

“西丫頭,下個月我兒媳婦要臨盆,你提前告知袁婆子,到時候別出門了。”

西鸞擺擺手,大聲回答:“知道了。”還沒走幾步,腳下一隻雞撲扇著翅膀飛過,眼明手快的抓住,對著迎麵跑來地小男娃賊笑道:“這雞真肥,正好給我家老娘燉湯喝。”

小男娃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哭喪著臉:“別啊,西鸞姐。我家的雞都等著養肥了賣銀子呢,丟了一隻我老爹會打折我的腿。”

西鸞笑道:“怕什麼,折了腿就來我家喝雞湯,我多給你留一碗。”嘴裏每個正經話,還是將整個母雞塞到了對方懷裏:“可抱緊了,下次再被我逮著可就真的燉了。”

小男娃抹著假哭的眼淚,笑嘻嘻地道:“西鸞姐啥時候嫁人呀,一定能夠找個好婆家。”

西鸞往他腦袋瓜子上拍一下:“小娃子懂個啥,快滾。”

紅線垂頭喪氣,還不忘拉扯西鸞的衣袖:“你好歹也是一個神仙,說話要保持涵養和氣度,別被天上的仙人們看了笑話。”

西鸞聳著肩膀:“我下凡了就是俗人,不搭理天上那一套。”

西鸞家住金梁城西街,主街道分離出縱橫十八路,每一路住著十戶人家。西鸞的娘親本就是西街土生土長,嫁人之後生了西鸞沒幾年,當家的就因為重病死了。她娘親為了生計,做起了穩婆,因為夫家姓袁,外人就稱呼為‘袁婆子’。

袁婆子頭上常年包著一塊絳色布頭,穿著青布衣裳,走街串巷。平日裏靠著給尋常人家接生維持生計,後來巴結上了衙門,偶爾去給那些冤死的女子們做屍檢。西鸞稍微長大之後,去了一間藥鋪做小丫頭,偷學了不少看病開藥的本事,閑暇教給了娘親,袁婆子又憑借著這半吊子的本領自己上山采藥,給窮街坊治療一個頭疼腦熱還是無妨,成了半個藥婆。西鸞再大一些,在金梁城最大的蜀家,照顧了病弱地蜀家三姑娘一段時日,替娘親包回了不少的藥材,還得了蜀老爺的幫助,讓袁婆子幫忙買賣一些奴婢下人的差事,之後越發不可收拾,攀著蜀家這棵大樹開始行走在商賈官家後門,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銀子也賺了不少。袁婆子也就成了這西街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西鸞在這西街更是混得如魚得水。

西鸞進屋的時候,袁婆子正在給一尊看不清麵容地菩薩上香,口中念念有詞。

西鸞瞥了一眼那橫看豎看,上看下看都看不出性別的泥雕菩薩,喊道:“娘,我餓了。”就跑去廚房翻灶台,劈裏啪啦地弄得到處響。

袁婆子隔著房門回話:“你這冤孽喲,別動廚房的東西,我就來。”一邊喊還一邊念著‘哦彌陀佛,菩薩恕罪,童言無忌’的話,又磕了三個響頭這才繞去了廚房。紅線等到袁婆子出了廳,確定了西鸞不在,也雙手合十對著菩薩嘮叨:“靈寶天尊,您老在不在啊?紅線好累,西鸞都不肯安心找人雙修,完不成月老交代的事情,我是不是就永遠回不了天界了啊?嗚嗚,能不能換個人來監督西鸞,紅線人小力薄,做不了這麼難的差事。”

西鸞從拐角進來,正巧把話都聽了全,笑道:“靈寶天尊才不會降神到這泥菩薩身上,你省了功夫吧!”

紅線嘟著嘴,哭喪著臉道:“天尊,西鸞小仙欺負我。”屋子裏空蕩蕩的,除了簡單幹淨地幾樣老舊座椅,就隻有兩個人,安靜得出奇。熱風一吹,紅線就冒出一身汗,渾身粘乎乎地難受。等了很久,那泥菩薩都要成了石頭菩薩,連個白眼都懶得給人翻一個。自從西鸞出落地越發亭立,紅線就每日裏都要對著泥像念叨一番。今日裏純粹是例行公事。她也累了,索性趴到桌子上,一邊斟茶一邊自言自語道:“唉,估計天尊事忙,沒空搭理我這小小的月老座下的一根麻繩。反正事兒辦不成,您老神仙都不急,我小神仙還急什麼。回不去就算了,反正這凡間也自在,玩上幾十上百年也就定天界上百個日子,我就當作難得的清閑,讓自己好好耍一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