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書中的解釋(1 / 2)

回到自己房間的這一刻起,葉一凡的心情可是十分愉悅,尤其是自己的父親把這一本《靈書》還給他。

說起來這本書,葉一凡就覺得有些好笑,當時的他,還未接觸修靈,隻是聽父親提起過,要說真正了解到修靈這個東西的時候,便是這本書上的解釋了。

《靈書》不同於其它的書籍,講故事一樣,它的區別在於告訴你修靈者應該怎麼去修煉,修靈的境界劃分為什麼,以及世間一些罕有的藥草,和仙丹的歸處。

那個時候的葉一凡,也隻是看了大半的書中信息就被父親把書收了回去,不讓他再度鑽研,直到今天。

慢慢輕撫著手中的《靈書》,葉一凡時隔多年又一次打開它,細細品讀著書中帶給他這一位三層修靈者有用的信息。

《靈書》中所講——

修靈者總共有十大境界,每一小境界有三層需修煉,十大境界共分三劫。

其中以修靈者為剛入門的修靈人士,為修煉條件,有天生資質者方可入靈境,進入修靈之路。

地靈師在修靈者之上,其後由低到高,境界分為:天靈師,靈王,靈皇,靈聖,乾元靈,天元靈,神元靈,神靈。

而在這其中,從天靈師開始晉升靈王之時,為一劫,修靈者因個人天賦不一,所出現的晉級之路也各不相同,《靈書》中則以雷劫為普通修靈者晉升路的描寫。

在一劫渡過後,方可繼續修煉,而若是渡劫失敗,憑借回陽丹方可保住性命與修為,但也隻能使用一次。

當一劫成功渡劫,修煉至乾元靈境界之時,開啟天變異化告訴世人,將有渡劫二重之人,若是二重渡劫成功,則可繼續修靈,如二重劫沒有成功渡過,則隻有死路一條化為塵埃,消散於塵世間。

葉一凡翻看著許久沒有看的《靈書》,輕聲讀著,當翻到二重劫渡完後,卻沒有渡過三重劫的描寫,這一點讓他很是疑惑。

就像是喝茶,喝著喝著沒有茶水,想繼續喝,卻又要動身去取水一樣難受。

也可以間接的理解為小型強迫症。

看著此後《靈書》不再介紹從乾元靈以後的描述,他的心裏麵空落落的,就像是失去了什麼好東西一樣。

既然看不到乾元靈境界以後的介紹,葉一凡便再從頭到尾重新來過,看一看有什麼自己遺漏的知識。

這一遍下來,葉一凡發現了更嚴肅的問題。

《靈書》之中記載,境界由修靈者開始,這是不算的小境界,相當於普通人一樣,所有的境界是從地靈師開始算起,一共十大境界。

可是葉一凡仔細數數書上所寫的境界,明明從地靈師算起,隻有九大境界啊,還缺一個境界沒有在書中體現出來。

這讓葉一凡實在是困惑許久,本來《靈書》之中記載的資料,從渡二劫開始就沒有仔細描寫了,現在又缺一大境界沒有體現在書中,他不知道這書,當時所寫之人到底意喻是何。

可能是不想讓人知道渡過二重之後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可能是不想讓世人去渡過二劫,故意停止了敘述。

但《靈書》的作者,葉一凡認為他一定是一個已經渡過二劫的高人,畢竟隻有渡過這些劫難,才能寫的出來如此細膩的境界含義。

仔細一想,葉一凡也不再追求《靈書》之中缺少的部分了,細細往後讀一讀,看一看曾經沒有看完的那些資料。

這一看,便是一整個下午的時間,直到傍晚翻至最後一頁,他才若有所思地停下來,躺在床上休息。

“這書裏麵,講的東西還挺多,還告訴了每一位修靈者應該如何去跨越地靈師的坎,要是早幾年父親讓我看完的話,恐怕我也是一位地靈師了。”葉一凡躺在床上輕聲說道。

閉上眼睛,抱著《靈書》入睡的這刻起,他的腦海中全都是些關於境界的答案,和他看書所記下來的知識。

進入到睡眠質量最舒適的這刻,葉一凡開始不停地做著夢,夢裏麵的他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抬頭看向天空,卻發現空中的雲朵之中有著父母雙親。

葉一凡夢中咬著牙,拚命的去尋找最高的山峰,努力攀爬,到達頂峰。

卻也在此刻再一次抬起頭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完全夠不到停浮在頭頂上的“天”。

他跪倒在頂峰處,那看起來似乎已經是認輸一樣,但其實隻是葉一凡對著山川河流的尊重,夢裏麵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去跪拜這山川河流,隻是在他磕頭的那一刻,心裏麵忽然間疼痛起來,眼淚也忍不住掉落下來。

所有的山川也在這一瞬間齊聚在一起,彙成了一條通往天上的大道。

……

葉一凡醒來之後,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抓住床單,身上也是酸痛不堪,就像是自己親身經曆過那些夢中所發生的事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