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蕭老爺子談興很濃,“建國以後,看似天下太平,其實發生過幾次危機,當然,你們年輕人並不知道……“
葉楓很上道,一臉好奇地問道:“怎麼說?”
蕭老爺子娓娓道來——
七十年代末,最高統帥部判斷:中蘇之間一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從外蒙經張家口,飛駛的坦克隻需二十四小時,從黑龍江平原起程的千輛戰車,也最多兩天兩夜便都可以槍口直指首都北京城!
似乎統帥部的預判馬上就要成為現實——七九年的春節剛過,中國發生了繼“抗美援朝”之後的又一場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
兩場相隔二十六年的戰爭,都是牽動著國人心弦的戰爭。有的史學家稱“抗美援朝”是鎖國閉關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開放國門的戰爭,又被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奠基之戰。
這是一場兩個曾經無比自豪昭告“同誌加兄弟般的友誼”國家之間的戰爭。雙方都沒有動用空軍的力量,而是用人海戰術,拚勇敢,拚血腥,拚犧牲,拚誰的血熱,拚誰的軍隊死傷的多,類似於古代勇士般格鬥的戰爭。
這不完全是一場現代的鋼鐵的戰爭,更象是一場現代的意誌和血肉的戰爭。
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調集了九個軍,共二十二萬五千人參加了攻擊戰。
二十二萬五千個青澀男兒,剃了光頭,照了相,給親人留下遺言,在軍旗下宣誓,喝下首長捧來的壯行酒,然後,高舉戰旗,義無反顧的衝進了南國那崇山峻嶺,茂密叢林之中。
那裏,除了蔥籠的樹草,漫山的山花爛漫,尤其是鮮紅的杜鵑花正在盛開,剩下的就是無數炮口,槍口,還有如野花一般密布的雷區…….
許許多多穿著綠軍裝的人衝進去了,許許多多的人再也沒有能回來,在溫熱的南國邊境,當戰友們找到他們遺體的時候,糜爛的已經抓不起來了。
在中國的大地上,與南方軍人轟轟烈烈、悲悲壯壯的情景正相反,北方的軍人正籠罩在一種如同窒息一般寂靜的死亡陰影中。
某些史學家所稱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打開國門,改革開放的奠基戰,是多麼淺薄,多麼無知,多麼愚蠢。
那年的春節裏,隻有鄧首長和葉元帥一批老一代軍人,以及總參總指的核心最明白,也最擔心。
這是一場要麼打贏,打出國威軍威的局部戰爭,要麼就必須承受南北夾攻,腹背迎敵的全麵戰爭。
勝者,成為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敗者,論為世界二三流軍事弱國。
南方,我強敵不弱,我攻敵守,順勢!北方,敵強我不弱,敵攻我守,逆勢!雖然從形勢和情報上分析和判斷,蘇聯還不敢悍然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咱們軍隊還是立足於一個“打”字。
全世界的所有政治家,軍事家們的目光都投向中越南方邊境的同時,全世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們的內心卻都在思慮著中蘇邊境的風雲。
“這也隻是一例,”蕭老爺子微笑道:“直到‘東風-5’服役,我們才算是鬆了半口氣——從此以後,隻要內部不亂,咱們國家就一無所懼!”
蕭老爺子的聲音似乎有一種奇特的魅力,不知不覺間,葉楓整個心神仿佛都被卷入當年波瀾壯闊,壯誌激昂的曆史中……..隨著老爺子的敘述,葉楓渾身的熱血幾乎被點燃。
“到了,下車吧。”蕭老爺子整了整衣裝,肅容下車。
竟然是天.安門廣場…….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