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的樵山(1 / 2)

清晨,秋雨不知何時停的。

深秋的季節,草地裹上了層銀霜,就連樹幹上也有淡淡的一層。

遠遠望去,此時的樵山猶如裹著銀衣的壯漢。

連綿起伏的大樵山,飛鳥走獸、奇花異草、斜坡山穀、深溪怪潭,隱藏著未知的一切。

山上更是有著一座巨峰,峰尖常年冰雪覆蓋,到了夏季,山上依舊冰天雪地,山下酷暑難忍。

又有玩笑話兒說:

披著衫來看神山,

雪落神山汗連連。

……

這時,樵山某處升起了一縷炊煙,順著煙便能看到石屋,石屋內雖說破舊,貴在井然有序。

推開石屋的小木門,中間是用石頭堆砌成的火堆,柴不知幾時滅的,一旁掛著的黑甲吏服,不知何時已經晾幹,留下地上一灘,尚未完全幹的水跡。

房梁上掛著一條條風幹的野豬、羊肉……

西麵牆上,貼著一張泛黃的,說不出年月的舊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老字,大概是關於護山小吏之職責,洋洋灑灑寫了數百無用之字,大概就是什麼護山看山、五日一巡,查尋山賊、流寇、宵小之輩的東西。

數百年以來,大俞國大到高官貴族,小到黎明百姓,都人人皆知,護山小吏一職,純粹是流放之用,為的便是讓其,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山上……

石屋牆角上,掛著一把久經風霜的巨角弓,弓身裹著層厚厚的獸皮,表麵光滑細膩,弓弦規整筆直,一眼望去,便能看出是一把利器無疑。

牆角下,擺放著把寒光照衣的鐵槍,雖說槍身有些破舊,但槍頭依舊鋒利,閃爍著光芒,一縷紅纓點綴著槍身,透過窗戶的微風吹過,紅纓隨風而動,是把活靈活現的好東西。

後牆的石台上擺放著個木架,木架上躺著一把老劍,雖說劍鞘破舊不堪,但劍柄之上,盤踞著說不上名頭的銅獸,應是這石屋裏最值錢的物件了。

……

石屋裏的少年,不知何時已經醒來,此時正用風幹野豬肉跟野菜,隨便煮了些肉湯。

踏雪貓兒像根尾巴似的,緊緊的跟在少年一旁。

閻行之推開木門,石屋旁是用茅草蓋的小棚子,下麵是堆放整齊的柴火堆。

閻行之抱了一捆柴,又走進了石屋,隨手往火堆裏添了些柴,石堆裏的火更旺了些,吊鍋裏的肉湯,沒過多久便沸騰了起來,閻行之又往鍋裏,撒了些鹽巴等調味料……

這時,閻行之抓起酒葫蘆,推門而出,走到石屋不遠處的老墳旁,拔開酒葫塞,將酒撒了些在墳前。

石碑上,刻著‘慈父閻曦之墓’的字樣。

……

閻行之撫摸了一下,老墳前的墓碑,轉身回了石屋小院。

回屋後,閻行之摸索出一個灰不溜秋的碗來,盛了一碗肉湯,顧不上燙嘴,就猛的喝了兩口,還不忘給一旁,流著哈喇子的踏雪貓兒盛了一些,一人一畜,吃的倒也是津津有味。

……

晌午時分。

閻行之出現在樵山上的一處深潭裏。

深潭距離石屋並不是很遠,隻見他赤身在潭裏,如魚得水般,遊來遊去。

雖說已是深秋,秋風蕭瑟天氣轉涼,閻行之還是每天都要來這,深潭上暢遊一一番。

不一會兒,閻行之上了岸,穿上粗布灰衣,戴上舊鬥笠,腳穿破草鞋,背上草簍,挎上巨角弓,背著箭袋,摸約有五六根箭矢,最後還不忘掏出那個,刻著護山吏的桃木牌,係在腰間。

待收拾好一切後,便摸索著鑽進深山裏去。

……

聽老人說,數千年前,大樵山上靈氣充沛,山上生存著一群神秘的東西,它們蹤跡難尋,又常有凶獸相伴……

有身生雙翼的鬼魅妖鼠,晝伏夜出,以奇花異草為食,傳聞能幻化人形,常被有道之士捉去,用於尋覓天靈地寶。

還有狂暴巨獸雙頭巨猿,喜居峭壁深洞之中,以肉為食,飽餐一頓需三五隻鋸齒野豬,吃飽喝足後便能在洞**沉睡數月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