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王”,有封地食邑五千戶。
文帝初敕曰:朕父親是胡人,母親是漢人,因此胡漢兩族都是朕的親族,沒有誰高於誰的道理。因此,凡我大綏子民,不分華夷,皆要學漢禮,練騎射。胡人要學漢字,改漢姓,朕自改姓“楊”,以為表率。又平虞時所俘士卒皆是為國盡忠,故隻要放棄抵抗便可賜籍還家,與平民相同;而大虞舊官皆可通過科舉入朝出仕,不願出仕者也可隱居在家,不得強求。
至此,天下始知,原來鍾儀公子臥薪嚐膽七年,為的是布下如此大局。
批完最後一本奏折,楚如悔輕輕地把筆放在案上。他又一次想起那日的場景,正如這七年來的每時每刻都不曾忘記的那樣:那人微微地笑著看著自己,還是那樣溫柔的眼神,還是那樣邪魅的嘴角,然後唇齒輕叩,用隻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說——
“為了天下好好活著,我會在那裏等你。等到你來。”
“蕭雲朔,你好自私。”楚如悔輕輕地吐出這一句,垂下的長發遮住了眼眸。
綏文帝的敕命下達後,劉禹、秦行師等人便趕緊湧入大綏宮內去尋找他們的公子。然而等他們走進宮內,卻發現早已是人去樓空,再無痕跡,隻有一套白衣青衿整整齊齊地疊放在案上,上麵平放了一柄寶劍,抽出劍身,上麵用小篆寫著兩個字:“龍淵”。@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關於鍾儀公子的去向,有人說是公子見天下已定,怕功高蓋主,隱居自保去了;也有人說公子是觀世音菩薩轉世,因此平了亂世,救了蒼生的性命,就回去佛祖身邊了。然而在沂南山區的藥農間,卻獨獨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據說在可室山裏,經常會遠遠地見到一黑一白兩個人影相伴而行,那白衣的男子氣質飄逸若仙,黑衣的男子則是樣貌英俊倜儻。然而當人走過去一看,卻再也尋不到一個人影,隻有山間的清風鳥鳴,伴著一陣淡淡的蘭香。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