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紅樓之美廚娘
作者:夏音羽
楔子
前曹公撰有《石頭記》一本,曾言書中朝代年紀,地輿邦國,皆無考,今作此文,亦是如此:無朝代年紀可考,無真確人物參照,假漢唐等年紀添綴,借野史之套路行文,取其事體情理而已,因請看官切莫拘泥於紀事真實對錯,隻辨人情是非真假,若辯解不得,權當看了一本糊塗賬,笑過罷了。
到此或有看官要問:既是如此,此書因何而來,為何而做?
說起根由,雖是荒唐,細按則頗有趣味,其中詳則,容在下慢慢道諸於各位聽。
***
【之前有讀者和我說吧,說,哎,你這文啊,艱澀啊,讀不懂啊。跟看甲骨文似的。你這字,單個我認識,湊一塊兒我沒轍了。作者呢也沒覺得自己真強悍到能用甲骨文寫作的地步,不過考慮大眾接受能力,下麵呢就給大家做一段這楔子的翻譯。】
楔子
說,有那麼一個人,他叫做曹雪芹。這位可了不得,他寫了一本叫做《石頭記》的書。這書吧說了,書裏頭的東西啊,一律都是我胡謅的,你們呢,也別去追究到底裏頭的時間地點人物在曆史上都和誰誰誰對應。真要去找啊,對不起您啊,沒有。
那麼作者我呢這回寫這個小說,也和曹公是一樣的。大家也別去追究這到底裏是個什麼朝代,也沒真實人物可以給您們參照,這小說呢認真說起來它就是個野史,套路都差不多地,不過是八卦一下而已。請各位看官大人,不要去糾結裏頭人物的各種行為是不是符合某個朝代的行為方式什麼的。隻要你們能夠讀懂裏頭女主的感情發展路線,曉得人情是非,看懂作者的意圖就OK了。如果你們看不懂呢,就當是不小心瞧了本糊塗帳,外頭攤子的小說,圖個開心就好。
看到這裏呢肯定有人問了吧,誒,那你為什麼非得寫這個書啊?你寫這書它有何含義啊?
這個要說起原因吧,雖然顯得很荒誕又不合理,可是仔細想想還蠻有趣的。你們聽我說就是了。
第一回(上) 太虛境眾仙尋妙法
且說某朝某代某年某月某日,有二人嚐遊於靈山秀水之間,覽遍天地綺麗景色。此二人並非其他,便為寧榮二公之靈。
二位國公生前嚐經曆大富大貴,亦受俗世所累而無暇遊曆,自羽化登仙後,日日攜伴遊玩,無須多顧其他,來去自由,不亦樂乎。
這日,二人繞過一座靈山,越過一片仙池,尋見一處世外桃源,聞見幽香縷縷,看見落花叢叢,風景喜人,甚為喜悅,便想於此處歇息,誰料腳未落地,卻聽聞有人於水邊擊瓦按節歌道:
世事本無常,
盛衰如滄桑。
富貴終覆滅,
驕淫無長久;
榮華幾十載,
黃粱夢一場;
好似塵土揚,
恰如水逐花。
其聲蘊勁深厚,聞之蒼涼而悲切。此曲畢,寧榮二公麵麵相覷,竟半晌不能言。
想來盛極必衰之理,眾人皆知,然能參透者世間少有。但凡世人,身在溫柔鄉,腳踏富貴地,食鳳髓龍肝,飲瓊漿玉液,眠鴛枕繡褥,聞神曲仙樂,翩翩然多忘其身,不曉朝夕,不知春夏,隻為一時偷歡,徒耗年華。
細考史實,夏有履癸、殷商有紂王,秦有始皇,南唐有李後主,宋有徽宗,縱顯赫名聲一時,皆因窮奢極欲,不得善終。可見跳不出七情六欲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到頭來同歸於盡,丟了身家性命,著實要緊!
正是一曲驚醒夢中人,寧榮二公之靈慌而回府,尋那恰巧經過寧府的警幻仙姑,轉囑其教導嫡孫寶玉,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望之能行繼業,跳出此等運數,領子孫入於正路,再續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