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怕也隻能如此了。”

####

若幹年後,小包子們都長大了,也都成了親,飯團湯圓豆包已經是好幾個孩子的爹了。

“這次叫你們回來,是有件事宣布,我和你爹都老了,是時候給你們分分家了。”嗯,她今年也有五十有二了吧?時間過得好快啊,想當年她剛穿過來那會,宋家還是一窮二白呢。她也沒想到會有今日,母憑子貴,得封誥命,雖然隻是正五品的宜人,但當時也夠她樂嗬好久了。

“娘~”大包子們一聽,都急了。

“嗬嗬,你們別急,這是我和你爹商量好的,嗯,內分外不分吧。”

見爹和娘都鐵了心了,大包子們都不吭聲了。

“咱們的棉麻作坊至今也經營了近三十年了,加上後來又開了些分號以及涉及了一些別的生意。咱們家還是有點家底的,我們賬麵上有銀子三十六萬兩,鋪子十三個,莊子五個,田地八百四十畝。”當初語嫻嫁人時陪嫁了兩個莊子,一百六十畝地和若幹銀錢。不過後來又陸續地補回來了。

自打老三站住腳後,他們除了每年送一些物品當年禮外,基本都很少送銀子了。遂這麼些年才攢下了這麼大的家財。

“我和你娘打算這樣分,天青自打十五歲開始就幫著打理生意了,這十幾年來兢兢業業,甚是辛苦。遂我們打算這樣,這些產業分成十分,天青拿四份,天仁和天瑞各拿三份。”

眾人都沒有意見,房契地契拿好後,一箱箱的銀子也歸到各自腳下。

羅雲初注意到兒媳婦們都喜不自禁,當下心一鬆,解決了這一莊心事,日後她就含飴弄孫好了。

“作坊和其他生意仍舊交給天青打理,不過此後的出息盈利,天青拿一半,剩下的天仁和天瑞平分了罷。你們有意見嗎?”二郎目光如炬地掃過幾個兒子。

這樣分挺公平的,大包子們搖搖頭。

####

羅雲初六十八歲時,大病了一場,彌留之際,她把自己的體已私房拿了出來,分給自己生的三個兒女。這些年她攢下的私房不少,光現銀就有十八萬兩,全都是她慢慢經營出來的,沒有朝公中的銀錢伸過手。其中有一部分是逢年過節時兒子們孝敬的珍貴物件,她都一一仔細地鎖進了自己的私庫裏。

“天瑞,天青,這些你們兄弟倆拿去分,就不必給你們大哥了,別忘了你們妹妹那份就成。”

“娘,爹已經去了,你可不能丟下我們不管啊。”

湯圓和豆包哭得不能自抑,自小,他們就知道大哥並不是他們的親大哥,但娘一直都待他如親生般,有什麼好東西都先緊著他,甚至有時候待他比待他們還要好,說心裏沒有過不舒服那是假的。就在此刻,他們才知道,娘心裏一直是記掛著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