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水殷勤。
一場倒春寒過後,春光姍姍來遲,但於木府,卻絲毫不妨事。
人們常說,哪裏有笑聲,哪裏就有春天。
四月的木府,總是清香宜人的。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經由木府院落的路人們,一張張神態各異的臉上,總是不自覺的嘴角一彎。
此時,庭院葳蕤處,又傳來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
四方院落的秋千架下,圓白溫潤的梔子花,鋪的滿地都是。
兩個芳華少女,正在有說有笑的蕩著秋千。
秋千架上笑靨如花的少女,正是木府的春天,木家的獨女木嵐。
任由月白色的裙裾,隨風飄起,掩不住一臉的俏麗。
一旁佇立觀望的少女,通身淡淡蕈紫色羅裙,十分端莊秀麗。
那是木嵐的閨中密友,世交沈家的長女沈靜宜。
靜宜眼見麵前的一雙腳尖越蕩越高,忍不住道:“木嵐,抓緊些!”
話音未落,隻聽得“啊.......”的一聲。
木嵐攥著繩索的手不知怎的一滑,整個人猛的向前撲去。
靜宜眼疾手快,伸出雙臂迎上前去。
兩個女孩子瞬時摟抱在一起,一齊撲簌簌滾落到草地上,不約而同發出“誒喲”、“誒喲”的兩聲輕呼。
待笑作一團後,兩人索性並肩躺在草地上說話。
靜宜關切道:“妹妹,你沒事吧?”
木嵐眉眼彎彎:“姐姐,我這身子皮實得很,怎麼會有事。”
靜宜放下心來,含笑道:“那就好。”
忽然想起一事,一展笑顏道:“妹妹,明天是孔廟祭祖的日子,我們同去可好?”
木嵐躊躇道:“姐姐,我是想同去呢,不過家裏有些壓箱底的存貨,母親方才囑我明日去賣了換米換糧呢。”
靜宜聽了,眉頭微蹙道:“怎麼如今日子過得這麼艱難?是伯父的例銀尚未彙到,還是家中急用一時不足?要不我和母親說說,多少先拆借些銀子,頂你們應應急。”
木嵐微微一笑道:“先前父親交給的家用尚足,這兩年總有些捉襟見肘是真的。父親不是好應酬的人,想是在京地的差事越來越不好幹了吧。不過,外祖那邊接長不短的會送些山貨來,我們娘倆吃不了,剛好拿到集市賣掉換些銀子,吃穿用度倒也不成問題。姐姐不必多慮。”
靜宜有些難過,拉著木嵐的手道:“伯父在京地任四品典儀,外人誰能想到,大人家中一應事宜,還要妹妹拋頭露麵的張羅呢。家父品階不高,勝在本地就職,收入況且穩定。今後如若妹妹家中遇到什麼難處,萬勿不要客氣才是。”
木嵐感激的看了一眼沈靜宜,微笑道:“暫且不用。姐姐放寬心,如若有需要,我自然會跟你說的。”
方寸間,見靜宜情緒有些低落,木嵐略一思忖,盈盈一笑道:“姐姐,我明日隨你同去就是。”
靜宜雖是高興,卻有些不安:“妹妹,你明天不是要去集市麼,怎麼還能騰出功夫來?”
木嵐嘴角一彎:“明日我與姐姐同往,順路在往孔廟的路邊擺個攤子,把隨身的東西先換了銀子,再同姐姐一起上山祭祀去。”
“姐姐不知,這生意我從六七歲上就會做了。那會兒,我的攤子擺在哪裏,哪裏便熱鬧些。一旁擺攤的叔叔大娘,都願意跟我一起!如今這兩年,日子過得略微拮據些,我這生意就重新開了張,靠自己的雙手賺來的銀子,用著不知有多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