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是灌木,也虧的他們能找到,他們所有的裝備都是堆在那個口子附近,悶油瓶穿著洞穴探險的衣服,似乎正在準備進入。

之後就沒有人物的照片,全是洞穴內部的情形,要是拍到了人也是偶然拍到。

小花看著不耐煩,就快速的翻過,一直翻到一張被紅筆打了一個記號的照片,拿了出來。

我們就看到,那是一段岩石的通道,就是我之前爬出來的那種,閃光燈下通道壁的顏色很是慘淡,但是能看到,悶油瓶在最前麵,讓開了身子,讓後麵的人拍他擋住的東西,那竟然是一塊是石板,上麵浮雕著一隻圓形的類似於星盤的圖案。

照片拍的十分的清晰,我一下就發現,那圖案,肯定就是我們之前在長滿頭發的洞裏盡頭,那隻鐵盤上看到的。鐵盤的四周,還雕刻著非常多的小圖案,後麵幾張照片,都是拍那些圖案的細節。

小花看著吸了口冷氣,顯然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我讓他翻過來,看照片的後麵,果然有人寫了一行字。

第四十八章 草稿

我看到那張照片,一下就明白,悶油瓶他們的行動,和我們的行動是有關係的,而他們的目的地,和我們的目的地竟然也有關係。

照片後麵的那句話,證實了我的推測的,但是也沒有給我們更多的提示。

那是:

入內700米,遇到第一道障礙,解開這道障礙的關鍵應該在你處,不知你處情況,請盡力分析。

寫的非常清楚明了。

由此可以推斷出,他們在巴乃,從我當時從石山裏出來的裂縫重新進入之後,可能憑著樣式雷發現了通往那座霍老太認定的,山中古樓的道路,但是,道路中卻出現了障礙,這個障礙應該就是照片上拍的東西。

我沒法知道那是一道門,還是石頭隔離牆,甚至隻是一塊石頭的截麵。但是,毫無疑問,這上麵的圖案,應該就是鐵盤上的圖案,兩者內在存在著一種聯係。

如果真如老太婆所說的,張家樓的另外幾層是在那片岩山之中的某一座內部,那麼,修建並且隱藏這座古樓的人,以及重修古樓的樣式雷,又及在千裏之外的峭壁上裝置那隻鐵盤的高人,必然也會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而且,其中的故事,可能同樣複雜的不可能想象。

我們把關鍵的照片一張一張的夾在我們“巢”的鋼筋上,一張一張仔細的觀察過來。

我幾乎可以肯定,那麵石壁上的浮雕,刻就是鐵盤,而且還不是圖案相同,那片圓型的浮雕,應該就是鐵盤本身。

而鐵盤四周刻的圖案,就很值得細細品味了。從浮雕的刻法上來看,整麵石壁的浮雕,都不能算是精品,也就是說,他沒有多少的藝術價值,很多線條甚至都沒有完成,這麵浮雕肯定隻是一個胚,沒有經過細細的打磨。

從風格上來說,有很明確的清代特征,應該和樣式雷拖不了關係。如果是樣式雷主持的設計,但是卻又有點敷衍了事,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肯定是功能性大於裝飾性,看來,這塊擋住路的石壁不會那麼簡單。

我們把照片按照順序排好,從12點的位置看起。

第一張照片拍出來的浮雕,是一隻奇怪的動物。

中國傳統浮雕中的動物,我幾乎能背出來,什麼貔貅猞猁,但是這隻動物,卻非常少見,雖然還是比較抽象,但是我還是可以立即的認出來,那是一隻“犼”。

“犼”這種東西,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麒麟的爺爺,麒麟算是上古的神獸,但是普遍認為低龍一等,但是“犼”是麒麟的祖宗,以龍為食物,屬於食物鏈的最上層了。另一種,則認為它是“魃”一種。

浮雕中的“犼”,被一種奇怪的東西束縛著,和下麵的鐵盤浮雕是連在一起的。

第二張照片的浮雕,和第一張的犼看上去似乎是連在一起的,整個圖案是一個整體,我卻看的出是裝飾的需要,那是幾個人,不過,能看的出來,那些人,都沒有右手。

第四十九章 草稿

沒有右手的人,一共是九個,有遠景有近景,都赤膊上身,下`身是瓦褲,作逃跑狀,但是並不慌亂。

我深諳此道,看到了好東西,忍不住賣弄,我指著那幾個人道:“沒有雕琢,也沒有反複修角的痕跡,這幾個人幾乎是一氣刻出來的,雖然如此,但是人物的動態身形,前後錯落躍然壁上,操刀的是頂級的工匠。雖然他不重視,但是多年的技法讓他隨便幾刀都能刻出自己的神韻來。”

小花的注意力不在這邊,卻問道:“為何不重視?”

我到,“古代的工匠分為兩種,一種本身手巧又精通各種工程技術,稱為掌案,但這種人一般隻做精巧的小東西或者湯樣,這種打磨石頭的陋活應該不是他們幹的,另一種是我們稱之為能工巧匠的純手工工匠,這些人身懷絕技,但是終日勞作,靠體力和手藝吃飯,這種人是工匠而不是藝術家,所以,他們不會嚴格要求自己,能偷懶的一定會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