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七人當年受大司馬所托,為有緣人留下一言。望有緣人能照辦,不勝感激。如今你既然來到這裏,按照當年那人的推算,恐怕這封信已經曆了百萬年了。也不知哪裏是否還在,但無論在否,都請有緣人前往一觀。
此處就在當年戰場中心,大司馬將化仙池的一角保留與此地。裏麵有一仙根,望有緣人能夠取得,為這片大陸留下最後以點希望。若辦成此事,你將功德無量,我七人先行拜謝。
趙風瞬、吳風間、劉風萬、張風年、鄧風雲、庸風變、祁風幻七人拜上。
這封信下,是一副這裏的地圖。地圖北方處用一把金戈後麵,有一塊水池模樣的東西,用一個小圈化著。因該就是信中所說之地了,而地圖的另一端,南方處又畫著一個傳送陣模樣的小圈,看來應該是出口處了。
這七人也是光明磊落之人,出口雖然與呂武雖然於要到之處南轅北轍,相隔不知道多遠。卻仍然將出口地圖,與要到的地方畫在一起。如果是有心機之人就會將出口地圖藏在要去的地方才是。這樣的話,就算是不願去,也得不知去要去指出取了地圖才行。
這裏有多少危險。但想到七人因為當年做了逃兵,被罰此處。居然在大司馬死後千年裏,都不逃走,而是將這些戰死屍體運在此處。剩下的時間用十萬年來來為這些昔日戰友守墓,光是這份高義就值得呂武去為他們走這一趟了。
更何況還是一個百萬年前的請求,就算是九死一生也值得他冒這個險,去一趟這裏了。將自殺的五人,一一移除茅屋,與外麵的骷髏放在一起,以了幾人心願。
然後對著墓碑恭恭敬敬的祭拜一番才離去。茅屋的外麵是的山道,再不是一條。而是一條向南,一條向北。呂武和風玲瓏二人踏上了向著北方的山道,向北而去。
又行了五日,二人仍在白骨大山中行走。一路上八部天馬卻不幹了,這樣的速度讓他實在受不了。非要求呂武二人騎它而行,讓它回到玉佩裏去,它卻貪吃靈穀稻草不願意。
呂武看著眼前可愛耍賴的八部天馬,怎麼也不扔下騎它。八部天馬一生氣,奮蹄向前奔去。它也不跑遠,但就是不讓呂武二人追上它。就像是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
呂武無奈,隻得與風玲瓏騎上它。八部天馬速度之快,日行萬裏都是輕鬆的,在八部天馬的奔行下。呂武二人經過十多天的奔行,終於走出了這座白骨大山。
回過頭看著這座大山,呂武心中感慨萬千。這座大山是七個人經過千年的時間,才將所有的屍體運在此處的。在佩服七人的壯舉外,更讓他震撼的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戰鬥,才能死掉這麼多的戰士。
當年的化仙池之戰,又是因何而起,竟然經曆了上百年之久。究竟是多大的仇恨,或者是多大的利益,值得雙方做出那麼多的犧牲。這一切,七人的信中沒有提起,呂武自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