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下載於TXT社區,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第一章 抹大拉是妓女嗎?
與上帝同在的女人
在《新約》的四篇福音書中,共有七次提到了耶穌身邊的女性.在其中六次裏,瑪利亞·抹大拉都排在第一位。第七次排在第一位的是聖母.在其餘場合中,瑪利亞·抹大拉都是單獨出現的.福音書描述她和耶穌的關係時,把她稱為“服侍他的人”.她還是耶穌在墓園中複活後第一個和他說話的人,這是她在福音書中最後一次出現。
基督教的早期文獻清楚地表明瑪利亞·抹大拉在耶穌的生活中和信徒的心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然而後來,教會當權人士決定把瑪利亞說成一個妓女。表麵上看,這是因為福音書的某個章節把她劃為“罪人”.這在他們的心中就等於指責一個女人行為放蕩。但就在福音書的下一章裏,又把瑪麗亞描述成一名有錢的女子,是耶穌的資助人之一。
在福音書後來的敘述中,瑪利亞·抹大拉被看作聖母親密的陪伴者,在耶穌受難時始終陪伴在她左右。在此之前,書中還說耶穌愛她.為什麼羅馬教會一直以來要反對這個令人尊敬的女性,誹謗她的名譽呢?他們真的相信隻要是女性罪人就一定是妓女嗎?或者這隻不過是一種拙劣的借口,借此來掩蓋驚人的真相?
在本書中,我們將詳細闡述瑪利亞·抹大拉的一切:《聖經》對她的描寫、非傳統福音書對她的描寫、編年史對她的記載、宗教和學術領域對她的研究、她在藝術品中的形象以及她應有的地位。
瑪利亞·抹大拉的地位從許多意義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盡管當今教會對她進行詆毀,她仍然是早期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某些《新約》拒絕接受的福音書中,瑪利亞·抹大拉被描寫成一名“了解耶穌一切”的女性。“耶穌愛她超過所有信徒”.而且她是一名使徒,“耶穌賦予她的知識、預言能力和洞察力都遠遠超過聖彼得”.
和抹大拉有關的藝術作品
我第一次接觸到關於瑪利亞·抹大拉的作品是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我擁有一個繪畫修複工作室,而且是倫敦藝術精品行會的保存顧問。有一幅名為《悔過的抹大拉》的畫被送來進行清理和修複,這幅18世紀的意大利畫作是博洛尼亞畫派的大師弗蘭切斯基尼的作品。在上次修複工作中,它被粗魯地粘在一塊次等帆布上,我們必須把它剝離下來(見圖3和圖4)。加圖3(修複前)圖4(修複後)。
我在行會的期刊上發表了這次修複工作的細節,這是當時繪畫修複過程中我必須做的工作。但那時我的興趣隻在於修複過程中所用的技術,而不是這幅繪畫的主題。後來,當我檢查修複完成後那幅畫的照片時,我才開始思考畫麵本身的一些特點。畫麵中的瑪利亞·抹大拉拿著珠寶在照鏡子,卻被取名為《悔過的抹大拉》,這似乎自相矛盾。她一手捧著自己的頭發,另一手拿著一對珍珠耳環,看上去非常滿足,從畫麵上根本看不出她有任何悔過的意思。為什麼取這樣一個名字呢?
在調查了這幅畫的出處後,我發現它的名字《悔過的抹大拉》隻不過是這類作品常用的名字,而不是畫家起的。對他而言,這不過是瑪利亞·抹大拉的一幅固定模式的肖像畫。
在繪畫領域中固定模式畫是非常普通的,雖然畫家常常在畫中簽名或者加入個人風格,但很少給畫起名。這些浪漫的畫名通常是擁有者、畫廊或者畫商們起的,畫家也許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畫叫什麼名字。列昂納多·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英語國家中,它被稱為MonaLisa;但在法國(該畫現存於盧浮宮中)它被稱為LAJoconde;而在意大利,它被稱為LaGioconda.耶穌題材的畫作已經發展出固定的模式,打破傳統的並不多。他的係列畫一般以《基督降生》開始,接下來是《牧羊人之崇敬》或者《東方三博士之崇敬》,然後是《聖母與聖嬰》像和《飛往埃及途中小憩》,隨後是耶穌《聖殿獻祭》,最後是他在受刑、複活及升天時的經典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