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他不在現場
【美】蘇?格拉夫頓
【作者簡介】
蘇?格拉夫頓 Sue Grafton (1940— )
蘇?格拉夫頓一九四〇年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市,是一位傑出的小說家和電視劇作家。格拉夫頓的創作天賦在早期小說及長篇劇作中已初現端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她甚至將阿加莎?克裏斯蒂的英國作品改編為充滿美國風情的電視劇集。
一九八二年蘇?格拉夫頓推出的“金西?米爾霍恩探案係列”,每部作品皆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順序命名,其創新手法一直為推理小說迷津津樂道。格拉夫頓運用人物側寫的手法,有效地拓展了偵探小說的視野,讓人物回歸為小說的第一主題,同時也使曲折的情節有更進一步的深化空間。其作品筆觸果斷、情節多變,讀來令人大呼過癮。
字母係列首部作品《A:不在現場》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WA)評出的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B:竊賊》和《C:屍體》接連包攬兩屆安東尼讀者票選最佳小說獎和夏姆斯獎。二〇〇八年,蘇?格拉夫頓獲得英國犯罪家協會授予的卡地亞鑽石匕首獎;二〇〇九年,榮獲“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她的小說被譯為二十六種語言版本,風行全球二十八個國家,至今銷售記錄達數百萬本,堪稱偵探小說界的暢銷大師。
【內容簡介】
八年前的一樁夾竹桃命案使尼基背負殺夫罪名入獄;八年後,假釋出獄的尼基委托女偵探金西?米爾霍恩重新調查丈夫勞倫斯離奇死亡一案。
金西發現了一條隱秘的線索,隨著它的延伸,圍繞在勞倫斯身邊的各色人等一一登場。死者勞倫斯是一名傑出的律師。他冷酷強悍、風流成性,其多采多姿的感情生活令案情更加撲朔迷離。金西周旋在這些人物之中,麵對不同角度的陳述,抽絲剝繭,終於通過這些蜿蜒扭曲的線索把他們全都串在了一起,她卻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踏上死亡之途……
第一章
我叫金西?米爾霍恩,是在加利福尼亞州注冊的私人偵探,三十二歲了,離過兩次婚,沒孩子。前天我殺了人,這事兒讓我心緒不寧。我是個好人,人緣不錯。我的公寓很小,但我就喜歡住在狹窄的地方。我一生大多數時候都住汽車拖房,不過最近它們已不太對我的胃口了。那太精巧了,所以我現在搬進了一間屋子,供“年輕單身女子”住的。我不養寵物,也不種室內盆栽植物,我的許多時候都花在路上,又不願把東西拉下。除了職業本身帶來的危險性,我的生活一直很平凡,平靜而且很好。殺人讓我產生一種怪異的感覺,我還沒把這事給弄明白。我已經向警方作了陳述,草簽了一頁又一頁的供詞,還為辦公室卷宗填寫了一份內容差不多的報告。兩份文件的語言都模棱兩可,術語轉彎抹角的,而且都沒說得太多。
尼基?菲費三周前第一次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在加州忠誠保險公司的那一大套辦公室裏擁有一個小小的角落。我曾經替這家公司做過事兒。現在我們的關係已不太密切。我隻是為他們作些調查以換得兩間單獨人口的屋子和一個可以俯視聖特雷斯大街的小陽台。我出門在外時,一家代接電話服務站會為我接電話。我自己做賬,掙錢不多,但也還湊合。
那天我幾乎整個上午都在外麵,隻是為拿照相機才去了辦公室。尼基?菲費正站在我辦公室外麵的走廊上。我對她不太熟悉,僅僅是八年前出席過對她的庭審,她被控殺害了丈夫勞倫斯,一個本城優秀的離婚律師。那時尼基才二十九歲,淡金黃色頭發,黑眼睛。皮膚光潔細膩。她原先瘦削的臉龐現在豐滿了些,大概是吃監獄裏含高澱粉食物的結果,但那神情仍然難以捉摸,當初就顯得與指控她犯有謀殺罪不太相稱。她的頭發已恢複了自然的淺棕色。她大概三十五六歲。在加州女子監獄的這些年並沒有在她身上留下明顯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