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漫長的告別

[美]雷蒙德?錢德勒

【作者信息】

雷蒙德?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1888—1959),愛爾蘭籍美國人,1888年出生於芝加哥。父母離婚後,母親勞倫斯帶著7歲的錢德勒回到了英國。他就學於達爾文專科學校的預備學校。後根據他叔叔的意見,為了成為國家公務員,他曾在巴黎和德國留學一年。不久在海軍部任職。可是他不願拋棄當作家的理想,在海軍部工作了6個月後便辭職了。後來他成了《威斯放斯特報》的記者。

不久,錢德勒對當作家的未來不再抱有信心。23歲時,他向叔叔借了500英鎊回到美國。在橫跨大西洋的航船上,他認識了洛杉磯石油大王烏萊恩?洛德一家。回到美國後,他聽了洛德的話,成了石油公司的高級職員。

1924年,36歲的錢德勒和比他大18歲的西希結婚。西希原是洛杉磯鋼琴家朱利安?巴斯加爾的夫人。巴斯加爾與洛德家過從甚密。在交往中,西希漸漸愛上了錢德勒,遂與巴斯加爾離婚,又與錢德勒結婚。

直到開始寫推理小說,錢德勒在一般世俗的眼睛裏可以算是一個成功者。在20年代他就當了達布尼石油辛迪加的副經理,成為有美妻相隨、有豪華車出入的幹練的實業家。可是1932年他44歲時,年富力強的錢德勒被石油公司解雇了,原因是他不滿足於比他大18歲的西希的婚姻,又愛上了公司的打字員,以及工作成績不佳。

正在這個時候,又遇上了美國經濟危機。這樣,錢德勒就麵臨一個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後來,他一方麵接受洛德每月給他的100美元貼補,一麵在一家雜誌社從事寫作。這使他又走上了成為作家的道路。

1939年,他寫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大睡》,首次刻畫了私人偵探馬洛的形象,他因此而一舉成名。在此之前,他曾先後在幾家雜誌上發表了20篇中短篇小說。在這些小說裏,以他高度的文學修養和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刻畫了現實生活中的犯罪案件。他的小說,都是哈麥德式的冷酷無情風格的推理小說。他的文學修養在各篇小說中部得到了反映。但是,最成功的還是他塑造的偵探馬洛的形象。

他的其他小說有:《別了,親愛的》(1940,並在1944和1975年拍成電影)、《高窗》(1942)、《湖中夫人》(1943;電影,1946)和《長久的再見》(1953;電影,1973)。《謀殺的簡單藝術》(1950)包括了十幾篇較短的作品並附有評論。1943年他開始寫電影腳本,作品有《加倍賠償》(1944)和《火車上的陌生人》(1951)。

作家的立場在隨筆《簡單的殺人藝術》一文中作了直截了當的闡述,但是對於脫離現實的古典解謎式的推理小說,作者更主張重視現實。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上流社會的腐敗。他刻畫的馬洛生在一個肮髒的世界裏,但人窮誌高,在他身上流露出的樂觀的傷感,更有難以描述的魅力。

作者序

一些文學鑒賞家也許有一天會調查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期繁榮昌盛的廉價偵探雜誌檔案。他需要銳利的眼光和開放的胸襟,才能決定這些流行的推理小說在何時以何種麵貌編成堪登大雅之堂而落地生根的作品。廉價小說未曾夢想會有子嗣傳人,大多數的作品此時大都已經變成肮髒的黃褐色了。一個人的確需要相當寬闊的胸襟才能接收這種粗俗的封麵、鄙陋的標題和令人難以忍受的廣告,才能體會一種寫作真實的力量——即使這種寫作風格已經擁有高度發展的形式和技巧,使得當代小說讀起來宛如老處女茶室裏溫吞的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