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文由炫-浪TXT論壇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第二天,我便搭乘那台機械飛上天空。那天從地麵望向天際,見到雲層非常的厚,可是一旦到達高處,青空就有如含著笑意的眼眸,在我的頭頂豁然展開,於是那些泛著羊毛般光澤的雲朵,就在我的腳下盤旋流竄。曾說過“每朵雲都有銀色襯裏”的人,應該沒有真正親眼目睹到這般景色。不過,他倒是形容得相當貼切完美。

我在那附近繞行一會兒,不假思索地推了把手。木材、布料、鐵絲,以及固定在機身內的引擎和被綁在前麵的我,這總共半噸的重量像顆小石子穿過雲層,再往下墜落。等到我認為機械已有充分動能可以扭轉方向時,又再次拉起把手,機械以一個完美的弧線掉頭,取回平衡的同時,藉由發出悅耳沉吟的引擎之力,再次往上穿過雲層,就這樣往返重複。這一切,隻有妻子從地麵駐足凝望著。 (稻垣足穗——逆轉)

序章

十一月下旬的某個星期六,降臨在寺林高司身上的災難,正是這件值得記錄的案件的導火線。對寺林高司本人而言,他並不清楚這件事究竟是跟留聲機唱針所發出的細微雜音一樣,讓人一聽就忘;還是像突然在地表上崩裂的大斷層,是傳承自太古時期的不連續性證明。可以猜測的是,在社會大眾記憶中的印象中,恐怕是前者吧。在唱針被放在唱片上的時候,唱片通常已達到充分的回轉速度,而唱針一開始的細小雜音,在樂曲從喇叭傳出之後,就會很快地被人遺忘——這就是現代社會的“回轉”。

寺林高司本來在位於茨城縣築波市某家大企業的中央研究所中擔任主任研究員。不過從今年四月開始,他開始在愛知縣那古野市的國立M工業大學進修博士課程,成為所謂的“在職進修研究生”,這是種鮮為一般大眾所知的大學製度,人們不用辭去工作,一邊領公司薪水一邊念研究所,兼具上班族和學生的雙重身分,在社會中也要扮演兩種角色。

寺林高司也抱著這般複雜的心情,在那古野市租下一間小公寓,享受久違十年的學生生活。

星期六當晚,為這件案子揭開序幕的,是寺林高司跟研究所的同班同學上倉裕子,八點在學校實驗室見麵的約定。

他們約好的實驗室,位在M工業大學的研究大樓三樓。此時,隻有上倉裕子單獨在實驗室等待。約十分鍾前到達的她,今天原本有份中學生的家教工作,卻因為對方臨時有事而在七點提早結束。在利用突然空閑出來的時間采購物品完畢之後,她到大學附近剛開幕的便利商店買了便當和優格。便當此刻完好如初的放在擺滿了測定器及實驗用腳架的木製桌子上。至於和便當一起買來的冷凍優格,上倉則放入裝滿藥品的冰箱裏。

上倉裕子看著牆上的掛鍾,時間距離約好的八點鍾已超過十五分鍾了。

在房間的中央,化學實驗用的器具已經組裝完畢,換氣用的大型抽風管從正上方的天花板往下罩住儀器。抽風管的四邊,附有用來防止揮發性溶劑散發臭味的厚透明塑膠布簾,其中一邊現在是卷起來的。纏繞在腳架上的玻璃和橡膠管線,像彎彎曲曲的霓虹燈管,因日光燈照射而反射出藍白色的光芒。實驗室內是一片寂靜。

走廊上傳來腳步聲,隨後擁有兩扇門的實驗室,其中一扇門從麵向走廊的外側被拉開。

“咦……上倉同學,隻有你一個人?”戴著眼鏡的河嶋慎也副教授,將頭探進實驗室。“今晚也要做實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