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段(1 / 2)

沒有用“超越”或者“顛覆”。島田並沒有為推理小說增添新的類型,也沒有開辟與前人完全不同的道路。不過島田的價值在於,他朝著前人的方向走得更遠,把小型化的詭計變為了大型化的詭計,從而實現了詭計層麵上的二維拓展。

這裏我用的字眼是二維,是因為島田的詭計同黃金時代作家的詭計並無本質區別。當然不同之處在於島田的詭計更華麗,更大規模。拿這本《北方夕鶴2/3殺人》來說,謎麵相當宏大:哭泣的夜鳴石、倒行的盔甲武士、無足跡的雪地……島田一開始就把人的胃口吊足,宏大的謎團可以有簡潔的解答,也可以有同樣宏大的解答。但是本書的詭計,既宏大又簡潔,足以滿足讀者之前對宏大謎團的期望。

如果把詭計比做炸彈,島田顯然用同樣的材料造出了更大當量的炸彈,這也是他華麗風格的獨特體現。既然炸彈的當量提高了,那炸彈的波及範圍也就變得更廣,最後呈現在人們麵前的謎麵,也變得更加不可思議,從表麵上看來更加宏大。一旦解答把這些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奇異表象全部串在一起的時候,很少有人不被這種巧妙的構思而折服。如果把詭計的宏觀程度用X軸來表征,詭計的微觀程度用Y軸來表征,小說的plot用Z軸來表征,那黃金時代大部分古典解謎小說都在原點附近,社會派推理小說是Z坐標較大,而XY坐標較小的作品。諸如《製造暴力》這樣的行業小說則是YZ坐標較大,X坐標較小的作品。而島田的推理小說,則是X軸和Y軸相當大,Z坐標較小的作品。當然,本書的Z坐標也很大,吉敷係列在plot上本身就有較好的構思(我這裏說的plot,是小說的plot,而不僅僅是推理小說的plot)。

當然,偏離原點越遠,作品的就越華麗,但本身要解決的問題就越多。推理小說從來就喜歡巧合,換句話說,推理小說是熵很大的作品。而離原點越遠,熵值越大,作品就越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就會造成很多硬傷,甚至是根本的硬傷。實話說,本書的核心詭計是不可行的,宏大而又簡潔的解答有個缺陷,不好操作,就是說恐怕連作家自己都沒有辦法親自驗證。詭計的構思,來源於普通常見的物理現象,但把理想狀態下的物理現象放大到實際問題中去,不見得就可行。從理論到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當然,如果有人就是喜歡看這種需要無限理想的條件才能實現的詭計,那也無可厚非。同樣地,如果有人因為詭計的硬傷而耿耿於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愛情的一心不渝

如果本書隻有詭計,那打個四星也就頂天了。本書真正讓我感動的,還是吉敷竹史這個鮮活的形象。與我們一貫認為的名偵探形象大相徑庭,此次的吉敷竹史,是有血有肉的人。

其實這本書可以和《嫌疑人X的獻身》對比來看,嫌疑人是為了愛情製造詭計,而這本書是為了愛情破解詭計。離婚幾年的前妻通子以陌生來電的形式再次出現在吉敷的視野中,那欲言又止的聲音讓吉敷心生疑竇,決定追查下去。之後,吉敷發現通子是殺人案件的重大嫌疑人。吉敷不相信通子會是殺人凶手,所以他展開了自己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