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子,你是因為它是女性雜誌而拒絕的嗎?
聽到這麼問,滋子趕快否定,解釋說是因為他們提供的版麵不夠連載一篇的。一般的女性雜誌都有很多的廣告,很難從這種雜誌中找出更多的版麵。
板垣元社長最後也放棄了,但他並不相信滋子說的話。《日本文獻》連載第一篇的時候,他打來電話,問她是什麼時候決定的。滋子說了實話,但他好像很不高興。滋子失去了一位可以信任的、值得尊敬的、值得依靠的既是戰友又是同誌還是師長的社長。
盡管如此,《日本文獻》開始的時候也全部否定了滋子的工作和想法。怎麼會有這麼嚴厲的話呢?
“是哭是叫,那是你的自由,但要等我不在的時候。”
手嶼社長站了起來。
“一個不會用自己腦子┅
她當時真的很高興,怎麼說,這也是一家很有實力的報紙。她和昭二手牽著手很是高興。但是,當她一個人待在這間又暗又髒的會議室的時候,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她覺得十分孤獨。你,你到底要在這種地方做什麼?在有這些想法之前寫的東西真的是你自己的嗎?
盡管這樣,滋子還是開始寫了。既然來了,隻有寫了。滋子的文章中堅決不增加手嶼社長的意見,破壞連載的計劃,她很高興。但是,連第一部分連載都沒有破壞的意思。我到底在做什麼?即使寫了這樣的文章,也不會讓事情再回頭,也不會讓死者複活,所以,不能糊裏糊塗地寫文章,什麼也不明白,什麼也搞不清楚。
——現在,我知道一點了。
滋子想,她衝著電腦顯示器裏的自己笑了起來。
手嶼社長想說的是“把經過真實地寫出來”,要征求專家和有識之士的意見,但不能把聽來的內容不加思考地羅列在一起,而是要滋子自己去思考和理解,這個過程就是一篇報告文學。
連載的第四部分寫起來很辛苦。栗橋浩美和高井和明,兩個人的主題是什麼?應該從哪裏寫起呢?從目前手頭掌握的材料看,栗橋浩美屬於成績優異、擅長體育的優等生,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高井和明則屬於落後生。他們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在二十幾年的短暫人生中,他們沒有大的背叛,一直相伴在一起,最後兩人一起走上了犯罪道路。這是在哪裏、怎麼引起的呢?在哪裏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從哪裏寫才是正確的呢?
好多報紙和電視台都曾報道過,少年時代的高井和明曾因患有視覺障礙而苦惱。這種病,眼的功能都完全正常,隻是左眼基本不會動,隻能用右眼認識外麵的世界,感覺容易產生偏差。這種病導致他不能準確地讀書寫字,和其他孩子相比,他的學習能力明顯低下。乍一聽,似乎不會有人相信,但這種功能障礙病在日本還沒有被完全認識,美國也在深入研究,他們成立了旨在恢複視覺功能的專門訓練機構。
把高井和明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是他中學二年級的遊泳部顧問柿崎老師,滋子多次聯係想去采訪,但都未能如願。滋子也知道柿崎老師的住處和工作的學校,好幾次也都闖了進去,但柿崎老師都躲開了。滋子相信高井和明的視覺障礙一定會影響他以後的人生,並和他與栗橋浩美的關係有很大聯係,但她終究未能從柿崎老師那裏搜集到素材,實在太遺憾了。
但是,滋子去采訪了另一位女教師,她是高井和栗橋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老師。現在她已經五十歲,當年擔任他們老師的時候也就三十多歲,是學校的骨幹。但是,她說當時根本沒有發現高井和明的視覺障礙,她對自己工作的失職而羞愧。
根據她的介紹,當年的高井和明是一個很老實但有點遲鈍的孩子;而栗橋浩美的腦子反應極快,是個非常聰明的可愛的少年,在班裏,他也最有人緣。當時她並沒有發現他們兩人的關係特別地好。
——栗橋浩美經常欺負和捉弄高井和明。
高井和明是一個孤獨的少年,他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當時,學校規定每年要對學生做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的問題有“你最尊敬的人是誰”、“你愛爸爸媽媽嗎”、“你最好的朋友是誰?請寫出他的名字”,被調查者必須寫清自己的姓名。班主任和年級主任要對收上來的問卷進行分析研究,並將結果作為家訪和個人談話的重要資料。
但是,二年級和三年級兩次調查,“在最好的朋友”這一欄中沒有一個同學寫的是“高井和明”。而高井和明兩次寫的都是“栗橋浩美”,栗橋浩美卻從沒有寫過高井和明的名字。她記得自己還把這件事告訴了年級主任。
——高井和明最尊敬的人是爸爸媽媽,理由是“他們是勞動者”。大家都知道,他們家是開蕎麥店的。我覺得很有意思。但是,他寫的字又亂又髒,看不清楚。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