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段(2 / 3)

“是的。”年輕的男人說了聲謝謝,什麼也沒買就走了。他也許還要去書店或便利店看看吧,他快步穿過了店門前的人行橫道。

在商店最裏麵的冰櫃前有一對年輕男女正一邊說著話一邊看冷凍食品和冰淇淋,他們好像也聽到了剛才櫃台邊的對話,隻聽他們說:“《日本文獻》是什麼?”真一很吃驚,居然還有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是電視節目吧?”女的說。

“電視節目?”男的邊看著冰櫃裏的東西邊說。

“沒說便利店裏會怎麼樣?”

“是的,那是雜誌。”

“那麼好賣的東西,不買可不行,我也想要。”

“去書店看看吧?”

“去書店多麻煩,在這兒不能買嗎?”

真一又拿起拖把開始幹活了。剛才有一位帶著孩子來買牛奶的婦女,把三瓶清涼飲料全都掉到地上了,弄得到處都是,這增加了許多額外的工作。

真一想,對別人的話道聽途說,隻要是流行的東西不買就不行,其實他們什麼也不明白,根本沒有聽清談話的內容。這樣的年輕男女,與其做《日本文獻》的讀者,倒不如做文章選材的對象。對了,就叫“現代無憂男人和浮躁女人的最新戀愛故事”。這樣的話,就連自稱是報告文學專門雜誌的《日本文獻》也隻能用一個不起眼的標題了。

自動門又開了,這次進來的是一位紮著圍裙的婦女,她也是來買《日本文獻》增刊號的。店長再次表示歉意,她不高興地走了。剛才的那兩個年輕男女終於離開了冰櫃,走到日用品的貨架前,開著玩笑,笑個不停。真一也終於擦完地板了,他小心翼翼地拎著拖把向辦公室的門口走去。

“辛苦了。”店長邊說邊隔著眼鏡溫柔地看著他。

“收拾一下吧,馬上收銀員就來換你了,店長,你還沒有午休吧?”

大概是下午二點半吧,真一提前把午飯做完了,所以他不並在意工作時間忙著幹活。

來換店長的收銀員剛進門,又來了一位要買《日本文獻》臨時增刊號的客人,店長的回答和剛才的一樣。這位客人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他在附近的工廠上班,穿著一件滿是油汙的衣服,渾身散發出一股機油的臭味。他的煙抽完了,順便來買。聽說沒有增刊號,他連說真遺憾。回工廠後聽收音機吧,那裏麵好像也有這種節目。這位大叔說,《日本文獻》臨時增刊號很有意思,把那起案件罪犯的情況寫得像小說一樣通俗易懂。因為這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叔,所以,真一忍不住地告訴他,這是他的一位熟人在增刊號上寫的文章。這位大叔聽了以後非常高興,噢,是嗎?是你哥哥的一位熟人寫的,真是了不起。

前煙滋子決定把報告文學在《日本文獻》上連載是在那起案件正在發生的時候。但是,就在滋子剛剛完成第一部手稿後,兩名罪犯死於一起交通事故,使案件很快就結束了。編輯部召開編輯會議,決定12月1日發行一期特別報道這起連續綁架殺人案的臨時增刊號。計劃在《日本文獻》上連載的滋子的報告文學也決定由臨時增刊向媒體轉移。

罪犯死了有一個多月時間了,不分晝夜地趕製特別節目的電視台很快也沒有素材了。在這一個星期內,電視台不僅有白天的繼續報道節目,還有晚上新聞節目中的十分鍾左右的特別報道。一段時間過後,它們也趨於平靜了。電視台又開始追蹤報道別的最新新聞和醜聞事件,差不多快把那起案件忘記了。

而報紙和雜誌等新聞媒體在時效性上不如電視台,為彌補這一不足,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它們詳細報道了案件的整個經過,吸引了眾多的讀者。他們並沒有對這起事件罷手。但是,報紙和周刊雜誌受紙張的限製,無法把他們所掌握的所有材料都報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