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琴音,空靈傳響。空山新雨後,鬆柏竹柳越發明亮,正與此刻雨後的新泥一起,散發清香,陣陣撲鼻。難得的是,石垣外山上的草,倒正是應了那句話,“草色遙看近卻無”…
重山難比闊,細水長東流。長江北岸,有一大片山脈,名喚首山。首山群中第一峰,當屬空明山。
空明山,原名群音峰。因其地勢寬闊,山水相間。沃土流清水,斜崖斷觸屏。有雪上之水融於此頂,細流而下。在空明山一崖角處豁然寬漲,宣泄而下。此水名為音源水,那崖號作流源崖。空明山在五十年前為一後生藍不道所居。之後,藍不道在此開門立派,群音峰也更名為空明山。
五十年前的那場群英會,會中突現一吹塤後生。一本殘破的《樂經》,和他手中看似平平無奇的陶塤。(若說奇特,那便是那塤有十孔。)隨後,那後生在會前的驚鴻一曲,便使他成為一派掌門!
根據書文記載,當時藍不道那一曲音色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忽而又有激憤昂揚之音,高音給人遼闊之感,讓這些與妖族戰鬥無數的老掌門都對他大加讚賞。尤其是少林方丈釋空大師,更是拉著武當時任掌門張天堯,江湖百曉門時任門主三人與其結拜。時人稱其四位結拜的壯舉為“佛道儒雅”四首會義!
此時一日之後便轟動整個武林,萬千江湖遊俠跑去首山空明山去瞻仰藍不道的真容。更有數萬江湖人士跪求藍不道收徒入門。不為其他,虛榮一字便了。
話說這江湖七十二門大派,除了藍不道的空明山以外,餘下全是江湖中數一數二的百年大派!
在這七十二門派以上,是三十六天罡派。三十六派皆是威震天下的大家大派!有河北袁氏,“簪纓之盛,莫如徐氏”的江東徐氏,曆史悠久的江南“望族之最”,江東華氏。還有如金刀門,八卦門等等,動輒就是有五六百年曆史的大門派、大家族!
在其之上,便是江湖中最厲害的七大門派,各自都擁有著千年的曆史。分別是嵩山少林派、武當山武當派、峨眉山峨眉派、百曉門、華山劍派、丐幫、萬財幫。
想這能與千年少林,武當掌門結拜的,那能是平凡人?就算是平凡人,日後也風光無量!
再之後,藍不道還未建立的雅樂空明山更是在之後的群英會中出人意料的躋身於七十二門大派之末。
至於藍不道當初吹的那首曲子,雖未有更多記載,但能讓一個毫不起眼後生瞬間榮升為掌門人,想來也是能令眾多江湖豪傑都為之歎服的曲子,自然是奇妙無比。當日,此曲被定名為《群英會》,在這個武林中,唯獨藍不道一人會吹奏…
此時,空明山,嘲風榭。一位麻衣老者正躺臥於一破舊的搖椅之上,搖椅盡力保持著平衡,似乎老者稍一動彈就會解體散架。
再觀那老者,閉目似瞑。可若要是仔細看,卻能發現那老者如枯枝般的手背上,一根根指筋在有規律的抽動著,但是那麻衣老者的手卻是隨意的放在搖椅扶側,手指並沒有一絲一毫動彈。
麻衣老者前方兩步處,有一女娃兒正跪坐於蒲團之上。那女娃兒金釵之年,麵容清秀,眉眼含笑。當真是“麵如出水芙蓉不甚白,臉似望日嬋娟潤顯皎。”
女娃兒此時正微微傾頭閉目撫琴。看她那琴,紅木而製,長約三尺一二,寬九寸。紅木琴尾略窄,約寬七寸。刻兩篆字,“問琴”,清秀大方的字體。想來,是這女娃兒所寫。琴頭雕一反身瑞獸,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此琴最讓人稱奇的是,它隻有一根弦。那弦細若蛛絲,韌若龍筋。估計這世上,也隻有麻桑黃母的元旬蠶能夠吐出這樣的蠶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