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品書籍下載 請訪問 http://】
替換
不可替換的桑德拉·布朗
虞建華
也許很難再出現第二個桑德拉·布朗了。自從1990年出版的《鏡像》進入權威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之後,這位美國女作家在短短10年裏共寫出了45部長篇小說,而且每一本都位居銷售排名前列,令人刮目相看。她還在創作,預計今後這一趨勢還將延續,因為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桑德拉·布朗書迷”群體,有穩定的讀者市場。布朗近幾年的小說一年比一年寫得好。她已決定不再瘋狂地寫作,打算今後每年大約隻推出一部小說。鑒於她出色的敘述才能,讀者有理由對她今後的作品抱以期望。除了美國之外,布朗的小說在國際上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已被譯成30餘種文字,銷售了6000萬冊。
桑德拉·布朗出生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小說《替換》的背景也是得州的達拉斯和鄰近的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地方,民間文學遺產十分豐富。那些英雄與美女、牛仔與匪幫、拓荒者與印第安人的故事,在得州人中間廣為流傳,是桑德拉·布朗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她部分地繼承了這種民間敘事傳統,也總是讓故事在以家鄉為背景的美國南方展開。她的小說具有現代社會的節奏,但又時常帶有英雄傳奇的浪漫色彩。
布朗喜歡讀書,喜歡語言文學,因此在得州基督大學就讀時,順理成章選擇主修英語專業。畢業後她幹過好幾個職業:當過時裝模特,嚐試過舞台表演,經營過化妝品,後因成功拍攝了電視廣告,在電視台找到工作,偶爾做專題報道,但主要主持氣象預報。不久電視台裁員,將她解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職業,有了閑暇之後,她開始嚐試寫小說,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布朗說,她一直是個貪婪的讀者,內心也一直有創作小說的“隱密”欲望,希望在寫作中釋放想像,讓另一個自我(她從小是個規矩的女孩)在神秘、浪漫、驚險的世界中盡情遨遊,也讓讀者從中得到愉悅。
桑德拉·布朗從1979年開始文學創作,至今已經寫下了60多部長篇小說,是當今美國最多產、最成功的作家之一。布朗的早期作品多為言情小說,1987年她決定“改換門庭”,創作懸念小說,進入主流小說市場。這一冒險的決定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三年後,《鏡像》打進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布朗從此一路春風。作家在後來的小說創作中,充分利用早期創作積累的經驗,比如在《替換》中,伴隨著險象環生的追擊,讀者還能讀到生動而細膩的感情描述,作家的浪漫筆觸為她的新小說體裁增添了色彩。桑德拉·布朗說她較多地受到田納西·威廉斯作品的影響。威廉斯是二戰後美國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在《玻璃動物園》和《欲望號街車》等當代經典小說中,出神入化地展示了女性人物內心的感情世界。布朗的小說在主題上和文體上與威廉斯完全不同,但是她從這位戲劇大師那裏學習借鑒了人物刻畫,尤其是女性人物內心世界刻畫的技藝,這使她的小說超越了一般往往是粗製濫造的通俗讀物。她的作品塑造了可信的、具有個性的人物,體現了藝術質量,沒有落入單純追求懸念的俗套。
但是《替換》仍然是一部懸念叢生、可讀性極強的小說。雙胞胎姐妹吉蓮和瑪麗娜長得異常相像,除了父母以外別人很難將她們區分開來。兩人在一起時,人們會驚奇地回頭觀望。小時候她們常玩“替換”的把戲,愚弄成年人。而現在,父母雙雙去世,她們倆年逾三十,早已沒有了從前的孩子氣。姐妹倆都是單身,無話不說。吉蓮在房地產公司工作,瑪麗娜是個自由職業者,當“媒體接待”——如有要人來達拉斯,她代表新聞界出麵接待,安排衣食住行,陪同參觀訪問,進行聯絡工作。吉蓮雖然沒有結婚,但覺得年齡漸大,想要個孩子,所以去一個叫沃特斯診所的地方做了人工授精。瑪麗娜擔心她因為太緊張而老想著手術是否成功,突然心血來潮,建議由她“頂替”瑪麗娜參加下午的接待,再玩一次“替換”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