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品書籍下載 請訪問 http://】
引子
三十年代的上海。
一輛豪華型轎車,在一條頗為寬敞整潔卻並不熱鬧的馬路上“沙沙”地行駛。
兩邊的車窗被一層藍色的絲綢窗簾密密地遮住。
“吱”地一聲,轎車終於在一幢石庫門房子前麵嗄然停住。車門開處,首先
鑽出一位西裝革履的青年男子。他熟練地將手遮住車門項,弓著腰,恭而敬之地
從車內引出一位老者。
這位受尊敬的人物,年近六旬,身材敦實,腦門油亮,稀疏的頭發也已斑白。
他穿著長袍馬褂,氣宇軒昂。
在年輕人伸手扣動那一副黃銅門環時,老者瞧了瞧一旁牆上鑲嵌著的那一塊
寫有“太清課命館”字樣的白銅招牌,微微一哂。這塊一尺半見方的白銅招牌,
吸引了多少政客、巨賈、名優等海派各式頭麵人物!得意者,從這裏得到了永保
得意的許諾,添加了繼續參與生存競爭的勇氣。失意者,從這裏獲得了走出低穀
的希望。今天,他以失意者的身份,以等待了六個星期的代價,來到這裏冀求一
張引渡迷津的良方。
黑漆鋥亮的石庫門與左鄰右舍並無兩樣。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嗬!
兩扇大門緩緩啟開,一位身穿灰色長衫的中年漢子,向門外來客拱手道:
“歡迎,歡迎!我們館主正在樓上恭候。請吧。”
老者頷首作禮,一撩袍襟,率先跨入天井。天井兩側牆根處,幾盆白蘭花開
得正盛,幽香輕吐,彌漫在空氣中,煞是爽人。
穿過天井,便是客堂。四扇落地長窗門,使得客堂內十分敞亮。靠窗門右側
安放著一張小型紅木寫字桌,桌後牆壁上懸掛著一塊書有“掛號處”字樣的搪瓷
小牌。上方又懸著一塊長三盡寬二尺的紅木鏡框的價目單。課命項目繁多,命金
五元起至二百元不等。價目單下方,另有兩條注說,第一條是“兩周前預約掛號,
每日五名”,第二條是“四歲以內、花甲之外命金加倍”。與價目單遙相對應,
另一側牆上懸掛著的紅木鏡框內是一幅王文八卦圖。待客的八椅四幾,一式紅木,
分列兩旁,很有些氣派。客堂內側,居中一條長形紅木供桌,精雕細刻;供桌中
央是一隻紅木鑲座的銅鼎爐,幾把廣東捧香,散插其中。青煙繚繞處,掛著一幅
已經發黃的太清老君神像;神像兩側是一副石鼓文體對子,上聯“課通天地”,
下聯“命屬陰陽”,樸茂雄健居然是吳昌碩手筆。對子下方的供桌兩側,那一對
明代永樂窯的青瓷花瓶,更顯示出這個課命館館主的身份非同一般。
沿著墨綠色地毯鋪蓋的樓梯拾級而上,便是館主的談命室。老者踏入談命室,
隻見一位身材頎長,麵色紅潤,年齡約在三十五六歲之間的男子緩步迎上前來。
他的臉上雖然架著一副墨鏡,仍掩不住那一股外溢的秀氣靈氣,給人以清新脫塵
之感。
“可是大帥駕到了嗎?”他微笑道。
陪客上樓的中年男子忙低聲向老者言首:“大帥,這位就是我們的館主。”
老者聞言,哈哈一笑:“老夫久仰館主大名,今日一見,竟是這樣年輕,實
在可敬,可敬!”
“大帥,請恕方某未曾遠之罪。”館主不卑不亢地向著老者躬身施禮。
那位操著滿口山東土音,被尊為“大帥”的老者,乃是十數年前稱霸一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