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走後,伯益對偃冤幾個說道:“不管別人怎麼說,咱們凡人還是要做凡人的事情,死後的事情誰知道?你們說是不是?”偃冤說道:“大王說的對,咱們嬴國是舜帝賜封,雖然不大,卻是第一個立國的”。
姬拾說道:“大王,咱們嬴國,以養牛馬在九州之上,水稻也是第一個大麵積種植的,小麥就更不說了,自從神農開始育種小麥,咱們萊蕪之地就是小麥的發源地之一,隻是有一個問題”。
伯益笑道:“有什麼事情就說,別賣關子”,姬拾說道:“我走訪民間,發現咱們嬴國的耕地,並不是很高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伯益說道:“你說的小麥吧?汶南村的生薑,不是產量很高嗎?”
姬拾解釋道:“汶南村,地處汶水之陰,屬於沙性土質,土地疏鬆,加上老百姓精耕細作,自然能高產”。伯益沉思少許,看出了問題:“姬拾,你是說,汶南村的百姓是精耕細作?他們是如何耕作的?”
“這個嘛,我也說不清,大王親自去看看就明白了”,伯益說道:“說道不如做到,我們現在就去”。說完,就帶著幾個文官,來到了汶水之南的汶南村。村裏的百戶長老石頭,聽說伯益駕到,趕緊迎接。
“大王,有什麼事情派人來說一聲就是,您何必親自要來?”伯益笑道:“我想看看,你們是怎麼精耕細作生薑之地的”。伯益一說,老石頭立刻說了起來:“大王,這生薑最喜軟性土壤,我們的辦法很簡單”;
“就是用木掀鏟土,經過冬天的凍化之後,再加上家裏的糞肥,再用木掀深翻一邊就行了”。伯益問道:“效果怎麼樣?”老石頭撓撓頭,說道:“好是好,就是太費勁,所以,村裏的懶人都不願意種植生薑了”。
伯益說道:“把你們的木掀拿來我看看?”老石頭拿來木掀,伯益一看就皺起了眉頭。這木掀都快斷了,根本不能使用。“老石頭,這樣的木掀,能使用幾年?”老石頭嘿嘿一笑:“一年都使用不下來”。
伯益心思一動,說道:“老石頭,要是換成鐵製的木掀,會怎麼樣?”老石頭笑道:“那當然好了,可是,鐵器很貴啊,老百姓那裏買的起?”伯益一想,心裏就有數了,回到王宮之後,就吧公輸班找來。
伯益指著木掀說道:“你能不能製造這樣的鐵器?”公輸班說道:“沒問題啊,隻要師父提供足夠的生鐵,我就能夠製造”。伯益說道:“好,你先給我試製幾個樣品,我琢磨琢磨”。
不幾日,公輸班就製造出了跟木掀一模一樣的鐵鍁。伯益在自己的後花園裏試驗了一下,確實不錯。正在欣喜的時候,姚竹說道:“大王,鐵鍁再好用也太慢,你要是發明一種,用牲畜拉就能耕地的農具出來,那就可厲害了”。
伯益一拍腦袋說道:“哎呀,我怎麼沒有想起來?”伯益隨即叫人弄來木匠的工具,鼓搗了幾天,製做出了幾個模型。伯益又把公輸班找來,公輸班一看就樂了。“師父,你這鼓搗的這個能用嗎?”
伯益說道:“這是模型,你照這個給我製造出來,試驗幾次不就能用了?”公輸班一想也是,見伯益十分重視這個,說道:“師父,我好好下點功夫,一定製做出您滿意的農具”。
過了一個月,公輸班來了,全部製做完畢。問道:“師父,東西我是製做出來了,也根據您說的用處做了試驗,可是,這東西叫什麼啊?”伯益拿起一個說道:“這個叫做犁,是用來耕地的,這個叫做耙,是用來耙地的”。
公輸班感歎說道:“師父就是厲害,比我強多了”,伯益笑道:“少拍馬屁,你也不賴”。公輸班由衷的說道:“師父,我不是拍馬屁,您想啊,我製造的都是奇技淫巧,師父您製造的,都是老百姓用的,這才叫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