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在緇水以南建立了陶城。很快的就轟動了九州,大量的陶器運往九州,尤其是帝都之城,最好的陶器,自然被帝都的豪門和帝王之家收購,一時間,伯益的名氣一時無兩。
伯益的一些親信也有些擔心,給伯益建議:“大王,咱們這樣做,是不是會出風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王三思啊”。伯益卻是不同的想法,笑道:“我們是做生意,又不是擴充軍備,你放心,舜帝肯定會嘉獎”。
果然,沒過幾天,皋陶,後稷,彭祖三個人,帶著一幫人來到了嬴國。伯益隆重的迎接,皋陶就宣讀了舜帝的旨意:伯益創造發明了新式的陶器,給九州帶來了福音,特封為“神工”。
皋陶宣讀完畢,伯益設宴相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皋陶的話就多了。“我說大益王啊,我們幾個好生羨慕你啊,真想來到嬴國,做個自由人”。這話伯益自然不信,皋陶是舜帝九大臣之一,這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
“皋陶大人,您言不由衷啊,在舜帝跟前,您也是紅人啊,我隻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小王而已”,皋陶大笑。後稷和彭祖也跟著笑了起來。伯益有些不解,問道:“幾位大人笑什麼?”
皋陶不笑了,問道:“大益王,目前你的國力強盛,有沒有那個意思?”伯益一聽,趕緊說道:“皋陶大人,千萬不要這樣說,這可是滅門的事情,我知做好嬴國的大王就是了,嗬嗬”。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目前的國力強盛,我們哥三個,商議了一下,都想沾沾你的光,不知道大益王意下如何?”伯益糊塗了,問道:“還是請皋陶大人說的仔細一些”。
皋陶就低聲說了幾句,伯益明白了。沉思少許,說道:“既然三位大人不棄,我伯益何德何能,就這樣做了”。皋陶一聽伯益願意了,立刻給後稷和彭祖使了個眼色,後稷出去,就帶著三個年輕人進來。
伯益一看是皋陶等三個人的兒子,來的時候,是拜過禮的。三個年輕人來到伯益的跟前,跪下叩頭,齊聲說道:“偃冤(姬拾,彭鏹),見過大益王)”。伯益意見大喜,說道:“謝謝三位大人,給我送來三位青年才俊”。
皋陶笑道:“大益王,我這個兒子,最是要強,就是見識不夠,哪裏做錯了,大益王教訓便是”,皋陶說完,偃冤趕緊說道:“大益王,我父親說的對,我哪裏做錯了,您該罰就罰,我毫不說冤”。
伯益大喜,說道:“看來你的名字沒起錯,嗬嗬”,皋陶說道:“當初,我給這孩子起名字,就是讓他知道,世間不光是有功有賞,有時候,學會受冤屈才是真正的大才”。
後稷說道:“大益王,我兒子姬拾,就交給你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好是從底層做起,要是不學好,我這個兒子也不要了”。大益笑道:“那好了,那您幹脆把這個孩子過繼給我算了”,後稷大笑。
彭祖說道:“大益王,我和皋陶,也是最近才賜姓的,我們老彭家,也算有姓了,將來老彭家有沒有繼承人,就看大益王給我培養的怎麼樣了”。伯益趕緊說道:“三位大人過獎了,伯益盡心盡力就是”。
皋陶三個人見伯益都收下了,過了一天就都會帝都複命去了。伯益可就犯難了,這三個公子哥,該如何安排呢?伯益想了三天,也沒有想出辦法來。隻好把偃冤三個叫了過來,一起商議一下。
“你們三個,我是願意接收了,可做什麼,我是在想不出來,你們自己說說,該做什麼?”偃冤說道:“大王,我分析過現在的時局,舜帝已經垂暮,商均無力接位,最大的可能就是禪位於大禹,我們要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