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穩為上(五)(2 / 2)

耐著性子聽完了李義府的陳述之後,太宗的臉色已是黑得有若鍋底一般,盡管他始終不曾親口認定這麼份試卷為真題,可個中之真偽,他又怎會不知,一想到在這等社稷大事上,都有人敢做手腳,太宗的殺心當即便大起了,怒不可遏地猛拍了下龍案,已是咆哮著嘶吼了一嗓子。

“奴婢在!”

聽得內裏的響動不對,侍候在門外的趙如海自是不敢稍有大意,領著數名小宦官緊著便衝進了房中。

“陛下且慢,微臣還有話要單獨奏對。”

這一見太宗要將事情往大裏整了去,陳子明可就不敢再保持沉默了,緊著便進諫了一句道。

“嗯……,爾等全都退下!”

值得太宗盛怒之際,少有人能安撫得住其,陳子明恰恰就是例外中的一個,此際縱使滿腔的怒火熊熊不已,可陳子明既是出言求肯了,太宗倒也不曾拂了其麵子,也就隻是悶悶地哼了一聲,一揮手,便又將一頭霧水的趙如海等人趕出了寢宮。

“李大人也請到外頭稍候好了。”

陳子明對李義府根本就沒絲毫的信任感可言,自然不願其在側旁聽,這便回頭掃了其一眼,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下官遵命。”

難得有個近天顏的機會,李義府自是滿心不想就這麼被趕了出去,隻是不甘歸不甘,他卻是沒膽子在陳子明麵前放肆的,也就隻能是無奈地應了一聲,不情不願地也退出了寢宮。

“陛下,微臣在此先得認個瀆職之罪。”

待得李義府退下之後,陳子明並未急著言事,而是滿臉愧疚之色地行了個大禮,自行先認了罪。

“嗯?子明何出此言?”

太宗雖是震怒於試題的泄密,可卻並無要遷怒於陳子明之意,正因為此,一聽陳子明當場告罪,不由地便是一愣,狐疑地打量了陳子明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鑒,照科舉章程明文規定,試題當由帝王親擬,並親手封裝入密匣之中,至貢院開前,他人不得假手其中,值陛下封裝時,微臣也在側,卻未能及時進言,以致出了差錯,此確是微臣瀆職之過也,微臣不敢自辯,還請陛下依律懲處,以正視聽。”

陳子明規規矩矩地磕了個頭,滿臉愧疚之色地便道出了自請其罪的緣由之所在。

“唔……,此怪卿不得,是朕疏忽了,隻是朕也沒想到身邊聽用之人竟會如此膽大妄為,朕……,哎,朕心疼啊!”

一聽陳子明這般說法,太宗這才想起當初封裝試題之際,他自己並未照著規矩辦事,真要說錯處,源頭還在他自個兒身上,一念及此,太宗的老臉不由地便是一紅。

“陛下,當初封裝之際,房中僅有四人在,除陛下與微臣外,隻有趙如海以及吳濤、孫啟慎兩名小宦官,而能接觸到試題者,除陛下外,也就那三人而已,今,孫啟慎離奇而亡,為其出驗屍報告之太醫高如也已突然死亡,是否別有牽連不好說,可依微臣看來,徹查下去,恐難厘清真相,反倒會令朝野為之紊亂,於將至之大比實有大不利焉,故,微臣以為此事須查,卻隻能暗查,微臣叩請陛下慎而行之!”

陳子明昨日之所以不動手抓人,為的便是要穩住局麵,不僅僅隻是出於為李恪考慮之想頭,也自是從社稷安危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會兒自是不敢真讓太宗胡亂行事了去,這便誠懇萬分地指出了不能明查的道理之所在。

“嗯……,子明所慮也自不無道理,此時開考在即,若是真掀起甚風浪,此番大比怕終歸落得個笑話一場,也罷,就依子明,此事,朕自叫人暗查了去便是了。”

太宗皺著眉頭想了想,也覺得有些投鼠忌器,盡管心中十二萬分的不甘與惱火,最終還是決定按著陳子明的意思辦了去。

“陛下聖明,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將試題全都換了,如此一來,縱使外頭也些風聲,卻也掀不起甚大浪來,待得放榜之後,一切再從長計議也就是了。”

見得太宗心緒已是稍平,陳子明也就安心了許多,但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緊著便又進諫了一番。

“善,朕回頭就辦此事,此番多虧了愛卿,若不然,朕怕是真成他人之笑柄矣,嘿,滿朝文武裏,也就屬你子明可堪大用了的。”

太宗顯然對陳子明的忠心極為的嘉許,與此同時,心底裏也自湧起了一陣後怕,這會兒誇獎起陳子明來,自是不吝美譽……